2021-4-9 | 安全教育論文
作者:李茵 單位:南寧市培智學校
智障兒童知覺速度緩慢,知覺范圍狹窄,知覺內容籠統而不精確。在記憶方面,他們再現中會發生大量歪曲、錯誤、不連貫并缺乏邏輯,造成識記速度緩慢、記憶保持差、記憶表象貧乏。智障學生言語出現遲、發展慢、詞匯量小、詞義理解含糊并缺乏連貫性,導致言語表達困難。在思維方面他們缺乏概括力、分析力,判斷力,并且邏輯性、穩定性、完整性普遍落后、注意力難以集中、數的概念掌握困難。在個性方面他們情緒緊張、性格孤僻、消極沮喪、缺乏自信與自制,做事多難以堅持。
由此可見弱智兒童一般不是某一心理過程水平低下,而是整個心理活動的各方面水平都很低,導致教育難度大、效果慢、進步小、遺忘快。他們對同齡人已理解掌握的知識、已形成的常規習慣難以理解,安全意識難以形成。他們在家、在校都會對管理和教育帶來較大困難,隱藏著多種安全隱患。
我認為安全是學校教學和一切其他活動的前提,更是新生需要重點強化的主要內容之一。因此我把安全教學作為工作重點貫穿于整個教學之中,做到循序漸進、步步深入、持之以恒。我主要從四個方面開展安全教學,歷屆學生都有較大進步。
一、注意活動安全,從基本環境入手培養安全意識
學生的特點加上有的家庭教育滯后,我們好些低年級學生不懂“安全”是什么。每個孩子都有摔跤的經歷,我就從摔跤解說“安全”與“危險”的含義,說明“安全”對我們一生的重要性。我從身邊小事教育他們地上濕滑易摔倒,小心提防別打鬧;攀高墜落極危險,安全有序很重要。對于水、電、火、燃氣這些生活必需品,學生應該明白它們的作用,更應該明白他們是危險品。如何正確使用是我們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為防觸電,學生要懂接通電源的電線、電器不能水洗濕擦,更不能潑水;為防火,打火機、火柴小心使用要記牢。相比之下有毒、易爆更危險的燃氣,不小心對待可能危及生命和財產。我們把學生分組,真實用煤氣灶手把手教學。反復練習后大部分中、高年級學生會安全使用,并記住使用燃氣時要留人注意查看。
二、注意飲食安全,享受健康人生
人的健康與安全飲食密不可分。從小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對健康成長影響很大。我們低年級學生不容易理解“病從口入”,通過習慣不喝生水、吃前、便后洗手、遠離不衛生或腐爛變質食物后,學生進步較快。我們學校大部分學生都在校開飯,為預防食物傳導疾病或學生間交叉傳染疾病,我們需要不斷努力。
三、遵守交通規則,安全出行,讓自己安全行走于家校之間
“行”是人們多出現安全問題的環節,更是反應不那么靈敏的智障學生要特別教育的環節。我們高年級的學生多數每天返校,有的步行、有的坐公車、有的騎自行車或電動車。對學生講交通安全,我喜歡用交通事故作鋪墊,并且一起討論紅綠燈的含義,再講相關交通規則。學生愿意聽,容易懂、記得牢,效果好。他們逐漸明白馬路不是游樂場,在馬路上玩耍、打鬧,或突然橫穿馬路等違規行為可能要自己付出沉重的代價。我們有個順口溜:“行人、騎車靠右走,步行首選人行道;過馬路選斑馬線,坐公車排隊上下,坐、扶好;騎車的要控速度,會讓車、讓人很重要;轉彎示意我清楚,還要雙手扶車把行走非機動車道。”
四、理解社會的復雜性,提高社會生活防范意識
我們生存在一個客觀復雜的社會,違法犯罪免不了。掌握一定的安全防范方法,增強自身的防范能力是學生成長的需要,也是走向社會的需要。智障學生反應慢、條理性差、表達能力低、防范和抵御能力薄弱,系統學習安全教育很重要。增強防范意識,對不熟悉的人不隨便請到家中;獨自一人時,不盲目給陌生人開門;出門注意鎖門、鎖車,還要看管好自己攜帶的物品。若遇到異常情況時要冷靜、勇敢,危急時正確撥打110報警電話。
安全問題是生存的大問題,是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上世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洛斯把安全需求排在僅次于生理需求的第二位。我認為殘障人群若沒有一定的安全意識,或許對饑、渴、衣、住等人類維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也難以滿足,更不能進入主流社會去尋求自身安全的保障、去擺脫事業和喪失財產威脅等安全問題。中國在發展、在進步。盡管受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制約和傳統觀念影響,殘疾人事業仍面臨許多困難,但我們相信通過政府和社會各界不懈努力,中國的殘疾人明天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