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圖書館專業管理論文
本文作者:曹春愛 單位:山東省新泰市圖書館
圖書館的管理
圖書館的管理工作是通過組織計劃、領導控制等方法,將圖書館系統的各種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進行優化配置,以其完成圖書館為群眾服務、為廣大讀者服務的目標。通過這些管理,讓圖書館的內部得到最優發揮,以完美的姿態服務于讀者。由于時代的發展,傳統的管理模式和概念顯然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圖書館的運營模式和管理方式也應該隨之發生變化。最有沖擊力的莫過于信息技術的引進。例如傳統的借閱書刊都需要有借閱證,讀者每借一次書,簽字蓋章是必不可少的。新形勢下的管理優化了這些人工操作的繁瑣,電子設備的引用極大地改善并代替了人力操作。因此運用先進的、科學的管理方法勢在必行,也更更好地為讀者服務。
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下,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也面臨著更大的挑戰。作為縣一級的文化部門,當前圖書館主要面臨的問題主要包括體制的滯后、基礎業務薄弱、管理人才匱乏等方面。這些問題也直接制約著圖書館的管理工作。舉例來說:圖書館的管理工作一般習慣于各自為政的分散型管理形式,使得缺乏宏觀規劃、管理、調控的能力;而在具體的管理細節方面,實行的卻是嚴格的行政監控,缺乏一定的自主權,靈活性不足,由此束縛了創新的管理理念,長此以往,會讓圖書館的管理模式僵化,缺乏創新意識。當前信息技術網絡化,很多圖書館也著手實施網絡化工程,但是有些圖書館由于經費不足,投入資金薄弱,尚處于自動化和半自動化代替手工操作的水平,與真正的網絡化還有一定差距。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在工作分派上存在問題,員工在年齡、學歷等硬件設施方面不能達標,工作只能是簡單地應付,而不能做到做精做強。尤其是信息服務中,缺乏真正的信息人才,使得管理工作滯后不前。
圖書館的創新
建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是圖書館發展的必要條件。首先我們應該以讀者為本,讓讀者可以喜歡在這樣的場所進行學習,多想讀者之所想,多為讀者提供方便。在內部管理方面,要發揮個人的長項,進行人力資源的最佳整合,為員工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和具有競爭力的薪酬,使得他們能夠愛館如家,也為吸納高素質人才打下基礎。由于創新意識的加強,人才的需求極為迫切。圖書館需要一大批愛好文化事業,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專業技術過硬的人才,有為大眾服務、為讀者服務的良好心態,才能讓讀者感受到圖書館的變化,加深內心對圖書館的良好印象。
長久以來,圖書館單一模式的經營一直為廣大讀者所詬病,讓一些年輕讀者覺得沉悶,而圖書館在經營特色方面也缺乏新意。因此我們應該集思廣益,開展一些特色經營,來吸引更多的讀者來借閱書刊。更好地傳遞知識文化。如可以和學校進行合作,和鄉村進行合作,將圖書館以分館的形式設在偏遠地區,使得那里的人們能夠就近閱覽,獲取信息和知識。同時我們也應該開放全面圖書館,包括資源開放、時間開放、人員開放和館務公開,讓讀者能夠切身體會到圖書館日新月異的變化。隨著信息網絡的普及、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為了讓讀者體驗到信息高速化和信息共享的資源,圖書館要設立網絡閱覽室,便于讀者及時接觸到新的東西,與科技接軌。
現今社會人們渴望交流,很多讀者也愿意和圖書館的工作人員交朋友,這樣就在無形中拉近了圖書館與普通讀者的距離。為了吸引讀者,圖書館首先要提升工作人員的個人素質,增強主動服務意識,加強與讀者互動,激發讀者的讀書熱情。同時圖書館作為文化資源的主要陣地,可以根據需要適當地開展一些活動,增加讀者的參與性。例如在元宵節的時候可以舉辦猜燈謎活動,既能鍛煉讀者的思維,又讓他們平時的知識積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發揮,可以說深受大家的喜愛。而一些書畫展覽、文明讀書月等活動,拉近了普通市民與圖書館的距離,讓圖書館不時活躍在市民的眼前耳邊,無形中增加了宣傳影響力,也為城市精神文明建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動作用。由于人們獲取知識和咨詢的渠道越來越多,圖書館這個文化資源大站呈現相對落寞的趨勢,但是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這一至理名言一直沒有改變,圖書館依然是人們獲取知識的最佳通道。從發展趨勢來看,圖書館要想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和生存空間,就需要主動變革,適應時發表展,加強自身建設,不斷創新,建設充滿書香世界的主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