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旅游類論文
夏津縣旅游產業基本情況
1.不斷提升文化內涵
一是挖掘本土文化。準確把握黃河文化、運河文化、義和文化、棉鄉文化等傳統文化的繼承、融合與創新,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為龍頭,深入挖掘各項本土文化資源。二是弘揚特色文化。夏津縣深入挖
掘弘揚黃河故道森林園區這一特色文化,并與新時期科學、和諧、跨越發展相融合,由此衍生了“務實、創新、包容、開放”的新時期夏津精神,并賦予了夏津生態旅游新的文化內涵。三是傳承歷史文化。夏津縣秉持“舉大而不遺細,謀遠而不棄近”的原則,重視文化遺產挖掘與保護建設項目。深度挖掘“夏盟要津”等歷史事件、歷史典故、歷史名人與夏津的關系,為景區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
2.大力加強城市建設
圍繞發展大旅游,延展黃河生態文化,以“水”和“綠”為切入點,努力建設生態城市、水綠夏津。投資4億元建設了該縣城市建設史上投資最大的碧水繞城工程,昔日的“龍須溝”已經成為夏津版的“清明上河圖”。還先后建設了占地600畝的龍湖公園、以南國園林為特色的人民公園、山水相依的會盟公園、濕地公園等六大公園。完成了24公里高標準林帶和城區主要街道、景區綠化工程,改善了城市面貌、拓寬了發展空間,提高了居民居住條件,進一步優化了夏津縣的旅游文化環境。
夏津縣旅游業存在的問題及其評價
近年來,夏津旅游業雖然有了長足發展和進步,但與一些發達城市旅游業迅速發展的態勢還有較大差距。主要問題和制約因素有以下幾點:
1.城市知名度低,旅游業基礎較差
夏津縣擁有獨特的資源優勢——平原地區最大的黃河故道生態森林園區,素有“小雜果之鄉”和“北方落葉果樹博物館”的美譽。但在齊魯大地,與濟南、青島、泰安、曲阜等旅游歷史文化名城相比,其城市知名度及旅游吸引力明顯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夏津縣旅游業尚處于起步階段,旅游產業鏈條還沒有建立起來,而且夏津的城市化總體水平還不高,各種基礎設施也不很健全。夏津旅游產業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將會受到這些因素的制約。
2.旅游項目競爭力不強,淡旺季差異顯著
夏津縣的旅游資源相對比較薄弱,目前主要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等休閑觀光生態旅游為主,這些旅游項目與周邊鄰近城市有著很大的類似性。另一方面,當前,夏津縣的旅游項目主要是以休閑觀光、綠色采摘為主的生態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旺季短、淡季長的差異顯著問題。目前,旅游淡季長達6~8個月,在此期間,旅游人數寥寥無幾,設施閑置;而旅游旺季集中在3月下旬到6月下旬的3個月,此時旅游者紛至沓來,人滿為患,服務設施和交通高度緊張。
3.旅游資源整合不夠,區域整體規劃不完善
2008年,夏津縣針對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的整體發展,作出了《夏津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總體規劃》,但就全縣范圍內,如何把夏津縣境內的其他的一些特色鮮明的景區景點開發挖掘出來,并與黃河故道森林公園有機的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仍然沒有一個詳細的、長遠的區域總體規劃。因此,今后幾年,如何對夏津縣境內的旅游資源進行搜集整理,科學整合,分類包裝,不斷完善夏津縣旅游業發展總體規劃,是一個亟待解決的重大任務。
4.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旅游項目特色不明顯
現在夏津縣旅游景區、景點項目的內容還比較單調,對文化內涵挖掘還不夠,特別是重點推介的景區、景點。如黃河故道森林公園的黃河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但是現在深層次挖掘不夠,游客到景區只能“走馬觀花”看樹木,而很難看到歷史,這種淺層次的旅游產品沒法讓游客流連忘返。同時,在全縣范圍內,還有大量的一些古跡遺址、文化景點等沒有或者沒有充分開發挖掘出來。
5.基礎設施配套不夠,制約產業鏈條拉長
目前夏津縣的旅游資源開發仍然以景區景點開發為主,其他的配套設施諸如環境衛生、市政建設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還比較滯后,餐飲、住宿、購物以及文化設施等配套服務設施以及導游解說、咨詢和信息發布等各種必要的服務系統也不甚完善,這一系列方面的因素,嚴重制約了夏津縣旅游產業鏈條的拉長。
6.宣傳造勢強度不大,招商引資力度不夠
夏津縣旅游產業在宣傳造勢方面,強度不大,手段相對單一,缺乏比較大的宣傳造勢活動,難以產生轟動性效應。尤其是對市場定位和營銷策劃不夠,宣傳上缺乏系統性、持續性,而陣發性、隨意性較大。目前,我縣對旅游資源開發的投入,基本上還仍然停留在以政府投入為主上,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的力量仍很薄弱,現在正在實施中的幾個旅游項目基本上都是由政府開發投入,尚沒有有效建立起
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投入機制。
全面提升夏津縣旅游業發展質量的對策建議
為促進夏津旅游業發展,全面提升夏津縣旅游業發展質量,針對夏津縣在旅游開發中的薄弱環節,我們特提出以下措施建議。
1.深入挖掘文化資源,夯實旅游文化基礎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旅游是文化的載體。建議通過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費群體,準確把握消費者的文化消費心理,將夏津縣的本土文化有機結合到旅游產業開發中,充分體現旅游項目的多彩性、豐富性和協調性。大力組織開設夏津民俗文化展,同時推廣較強吸引力的旅游文化產品,滿足旅游者的多元化需求,切實解決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營銷缺乏文化策劃的問題,真正將夏津縣的旅游產業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2.強化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各項服務功能
必須積極圍繞夏津縣旅游發展的總體規劃,強化配套設施建設,完善各項服務功能。應進一步開發“農家樂”、“生態游”等特色休閑度假設施,完善景區、景點服務功能。各景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高標準規劃實施精品工程,完善景區功能。要突出地方特色食品的開發,形成夏津縣的地方特色小吃和地方菜系。加快星級飯店評定工作進程,促進現有星級酒店的提檔升級,切實提高夏津縣旅游產業的吃、住、行、游、購、娛的綜合接待服務能力。
3.強化旅游整體推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在繼續辦好豐富多彩的各項節慶活動的基礎上,進一步實現以節促銷,以節招商。要積極參加、申辦有影響的會議、展覽、體育比賽等大型活動,并加強與環渤海經濟圈、黃三角高效生態區、濟南都市圈及周邊區域旅游合作,借力造勢,宣傳旅游。在招商引資方面,要吸引更多國有、集體、民營等經濟實體投資旅游產業,創造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有計劃地開發旅游資源,取得經濟效益。可以采取入股投資的方式籌集資金,挖掘旅游新景點,增加娛樂項目,提高服務質量。
4.加強隊伍素質建設,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要全力扶持本地旅行社做大做強,徹底改變夏津縣旅行社“弱、小、散、差”的落后局面。要積極創新用人機制,廣泛吸引人才。應分期分批對旅游從業人員進行培訓,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業務精湛、服務規范、執業文明的旅游人才隊伍。要切實提高旅游從業人員素質,充分展現文明禮貌、誠信待客、文明用語、文明服務的行業風采,力爭為夏津縣旅游業的全面健康發展營造一個優美和諧的發展環境。
本文作者:劉啟源 單位:山東省夏津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