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師德教育論文
高校師德教風的現(xiàn)狀
目前高校教師的整體風貌、教學水平呈現(xiàn)出參差不齊的復雜狀況。有的教師急功近利,一心向錢看,無形中以“老板”的身份取代了教師身份;有的教師對自己的要求不嚴格,言行舉止不規(guī)范,根本做不到為人師表;有的教師教書育人的意識比較淡薄,缺乏對學生的愛。如果長此以往,不加以重視,教育質量就無從保證,我們就難以期待培養(yǎng)出各方面優(yōu)秀的人才。2011 年,教育部、中國教科文衛(wèi)工會全國委員會制定并出臺了《高等學校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從愛國守法、敬業(yè)愛生、教書育人、嚴謹治學、服務社會、為人師表六個方面,對高校教師提出了嚴格要求。
加強師德教風的幾點思考
(一)對學生的教育,要以“愛”為主線我們學校的學生在學習方面有所欠缺,有時老師講課時會發(fā)現(xiàn)很簡單的問題他們都無法做出正確的回答,作為教師應該用鼓勵代替責怪;很多學生回答問題時語無倫次,缺乏邏輯性,作為教師應該用耐心代替批評;還有些學生課堂上頂撞老師,作為老師應該用原諒代替責罵。而這些都源于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愛,我認為教育不能沒有愛,就好比這個世界不能沒有陽光一樣。
(二)對學生的教育,要將鼓勵與贊揚進行到底這一點是我的真實體會。去年給學生做了一份問卷調查,其中有一個問題是:對于《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的教學,你有什么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我的答案其中都談到了我在課堂上幾乎沒有表揚他們,而是一味指出他們的不足。當看到這樣的文字時,我才猛然意識到原來自己疏忽了教育過程很重要的方面,即鼓勵與贊揚。我總是希望學生能做得盡善盡美,所以更多地就是指出問題,但是學生就認為他們能做到這個程度應該值得肯定和夸獎。現(xiàn)在在我的課堂上,處處都是鼓勵與贊揚,即使學生的表現(xiàn)欠佳,我點評時也會首先予以肯定。在課堂上我也時常會關注他們聽到鼓勵后的神情,那一刻我覺得今后必須將鼓勵與贊揚進行到底。
(三)教師需要學會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不僅做學生知識的導師,而且當學生人生的導師就自己主講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而言,不能單純地說教,更不能把權威觀點施加給學生,而是應該首先了解學生再想什么,讓學生愿意敞開心扉和老師交流,針對學生對世界、社會的看法,幫之他們少走彎路,從而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這需要教師在課堂上傾聽學生真實的聲音,課堂外對學生春風般的溫暖。最終達到 “課上是師生、課下是朋友”這種和諧的師生關系。成為朋友后,學生才會愿意主動與教師傾訴,如今微信、QQ、短信、電話、面對面交談都成為了我與學生之間交流的方法。例如:學生經(jīng)常與我談心,一名學生對我說,因為電工基礎考了 69 分,沒能評上三好學生,而其他同學沒有她努力,考試做小抄卻評上了三好學生,她覺得心里不服氣、不公平,眼眶里泛起了淚光。我安慰她,告訴她雖然失去了“三好學生”的榮譽稱號,但是也收獲了很多,不僅知道了自己在學習方面還有很多不足,而且懂得了當自己失敗的時候,不要氣餒,繼續(xù)努力,總有一天會得到自己想要的。我認為這些做人的道理、人生的智慧比知識本身的很更重要。看到這個學生在最后想通了這件事,我很開心。可見教育不僅是課堂內,而且都是課堂外。教知識更應該教做人,幫助他們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四)教師需要不斷提升自我,豐富自身知識儲備有人說:“教師交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這句話在我的授課過程中體現(xiàn)得非常明顯。我所講授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這門課程,課程內容相當廣泛,涉及方方面面的知識,有時候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有知識的盲區(qū),它時常鞭策我要不斷學習和充電,使自己的知識儲備量越來越大。在知識大爆炸時期,每個人都會面臨落伍的危險。一個人如果不經(jīng)常處于學習狀態(tài),他的知識結構很快就會落后于實踐的要求。從事教育事業(yè)的教師更應該不斷地學習,把最新的知識與信息傳遞給學生。
教師必須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自己,做學生的楷模,師德教風建設才能順利地以開展,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本文作者:焦雯 單位:西安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