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教育研究
錢學森實驗班藝術課程多為組合課程,由藝術院系資深教授擔任主講教師。如《藝術欣賞與創作》的課程組合了陶藝、建筑、音樂等模塊,學生可任選兩個進行藝術鑒賞與創作實踐。課后學習總結會上,同學們藝術思維的火花不斷閃耀:72 班張昊東感慨:“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中也處處存在藝術的美”;81 班王艷婷提出:“表達能力不只包括口頭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還包括用三維立體模型表達”; 82 班張釗說:“以前自己五音不全、找不著調,現在成了音樂愛好者,人也變得自信而有精神”。藝術課程使錢班學子從長時間“抽象思維”中解脫出來,使他們在視聽享受中放任想象,在快樂與愉悅的瞬間完成量智與性智的對接。正如 72 班魏笠班長說:“許多同學都覺得在藝術類課程和實踐活動中,自己的興趣、想象力和形象思維能力都像被喚醒了一般。”鄭南寧校長指出:“錢學森老學長是我們交通大學畢業的享譽世界的科學家,他的榜樣力量是無窮的,他所創立的‘大成智慧學’成為培養創新型人才重要的指導思想。作為交大人,一直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歸大學本質,堅持培養人才為根本。我們辦錢學森實驗班,就是進一步通過深化教學模式的改革,積極進行探索,走出一條嶄新的人才培養之路”。
打造特色專業——線式對接教育
視覺藝術學科可以校際院際間跨專業連線,創建特色專業。例如《三維造型設計》專業,將繪畫、雕塑、影視、動漫、游戲等視覺藝術類專業有關三維造型的課程經過遴選、壓縮,組成綜合的三維造型訓練課程;再利用綜合性大學的工科教育科研優勢,開設三維造型軟件應用、三維造型數字采集、三維數字化快速成型等相關課程,貫通現實空間中實體藝術造型與虛擬空間中數字化藝術造型,培養具有在兩種空間形式中自由轉換三維造型的藝術設計人才,實現性智為主的美術類專業與量智為主的科技類專業的線式對接。
目前,不少高校已經同時擁有了工科與藝術學科中的三維造型技術,具備了三維造型設計特色專業開設的基本條件。這個專業的畢業生,運用數字化信息采集和實體造型輸出技術,在完全避免與母本三維造型直接接觸的條件下,就可以完成母本三維造型的復制,這些技術在現代社會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價值。假如應用于中國古代泥塑的保護和研究,是極有前途的一項工作。同時,在國際文化交流和文化產業發展等方面具有極大的潛在價值。中國的古代雕塑藝術作品有相當數量以泥塑彩繪形式存在。唐、五代、宋、元、明、清等歷代寺院雕塑作品,多數都是這一類材質的作品,總數量在兩萬件以上,這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遺產中最精華的一部分。由于這些作品的材質和工藝特點,對于這些作品的保護和研究是多年來困擾我國文物及藝術研究等部門的難題。
其一,我國古代泥塑作品使用木架或石胎做骨架,外部以泥沙、麻質纖維做基本造型,表面以細泥深入塑造并施以彩繪而最終完成。這種材料和工藝極易受氣候和環境的影響而遭到破壞。因此這一類作品也只有在氣候比較干燥的西部地區才得以保留至今,并且隨著氣候變化與文物環境商業化,所遭受的破壞正在日益加速;其二,西方傳統雕塑多用石材或金屬材料,可以直接接觸表面復制模具;我國古代泥塑由于材質松軟容易脫落,無法直接翻制。所以,我國古代彩塑迄今無法進行造型復制,既不能有效地保存原始造型,也不利于開展造型藝術研究與國際文化傳播。目前,我國文物部門對敦煌石窟和藍田水陸庵的彩塑都進行了 3D 數字采集和儲存,但還沒有與快速成型技術組和運用,因為世界所有快速三維打印、復制設備在輸出造型時都有尺度限制等問題。這個難題在依托高校工科快速成型技術的三維造型設計專業實驗室可以很快解決。
科學藝術對接——面式對接教育
按照“大成智慧”教育理念:科學工作源于形象思維,終于邏輯思維。而形象思維源于藝術,所以科學工作是先藝術,后才是科學。相反,藝術工作必須對事物有個科學的認識,然后才是藝術創作。科學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科學。我們可以依托高校的綜合資源優勢,開設全校性大面積公共選修課,打破科學與藝術的壁壘,實現科學與藝術大面積對接。其一,開設大面積藝術類選修課。2006 年 3 月 8 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公共藝術課程指導方案》,要求普通高校開設 8 門藝術類限定性選修課程:《藝術導論》、《音樂鑒賞》、《美術鑒賞》、《影視鑒賞》、《戲劇鑒賞》、《舞蹈鑒賞》、《書法鑒賞》、《戲曲鑒賞》。在全國綜合性院校,尤其是理工特色院校,這些課程能使學生對藝術的發生發展、各門各類、本體語言、風格流派、名家名作、鑒賞門徑、格韻雅俗等,獲得較系統、較完整的了解,并從古今中外優秀的藝術作品中開啟心智,在全校范圍內實施大面積量智與性智地對接。
其二,創建藝術類精品課與核心課。根據各個高校的自身特點與人才優勢,創建有特色的藝術類選修課程。音樂可以開設聲樂、器樂、西洋音樂、民間音樂、高雅音樂、通俗音樂等相關課程,美術可以開設繪畫、陶藝、環藝設計、平面設計、攝影、書法等相關課程。這些課程既可以采用實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講座的形式。這些課程培育三年后,可以申報校級精品課程,校級精品課程評定后,可以參加省級精品課申報,省級精品課程評定后,可以申報國家精品課程。最后可以依據“大成智慧”教育思想,運用教學主管部門的管理機制,整合全校選修課、精品課資源,推出可以震撼學生心靈的核心課程。
其三,明確的藝術教育管理體制。為了培養大成智慧人才,對綜合性大學的藝術類選修課程,要有規章制度來保障。譬如,本科 4 年必須在 8 門藝術限定性選修課程中至少選修 1門并且通過考核,或者不修滿藝術類選修課程若干學分不準畢業等等。藝術選修課老師也可以提出嚴格的考核要求,如《美術鑒賞》要求每個學生修課期間至少參觀一次美術作品展覽,并制作提交 DV 短片;《戲曲鑒賞》則要求學生修課期間至少完整地欣賞一出戲,并提交 VCR 作業。不少大學生將自己“專業”孤立起來,認為只靠勤奮與鉆研就可成才,這是一種偏見。一名具有藝術修養的大學生,總是胸懷寬闊,不計小事小非,非但不會影響本職本業,反而相得益彰,相互促進,傾力完成所從事的事業;因此我們要用規章制度讓科學與藝術聯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