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素描教學論文
一、高職院校素描教學中的主要問題
部分教師為了打破素描教學的沉悶局面,不斷進行大膽嘗試和改革。為學生創造充足的自由空間,注重學生真實感受和體驗的表達,而減少了必要的規范來加以限制。但如此一來,學生很容易變成“脫了韁的野馬”,看似自由的面貌中,卻很少能找到學生的真實感受和學習體驗,大多數屬于機械化的模仿,最終很容易造成素描教學課堂秩序的混亂,使得教學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那么高職素描教學該何去何從?素描教學該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參與性?素描教學如何將技能教學和藝術教學進行有機結合?素描教學應如何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這些問題都是高職素描教育亟待解決的難題。高職藝術教育的教學改革首先從教育理念入手,進行明確的教學目標定位,以培養集技能、藝術、創新思維為一體的綜合型人才為培養目標。高職素描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為核心目標,構建素描教學多元化發展體系,為學生奠定藝術創新基礎,同專業創新教育進行完美對接。
二、高職院校素描教學的創新途徑
對于高職素描教學來講,要將培養學生藝術創意能力和創造性藝術表現能力作為教學重點。所謂創意,并非我們所理解的將圖形創意引入素描教學,注重主題立意的高層次、高難度創意,而是要立足于學生藝術感覺和創造靈感,強調學生興趣點和個性化,以創造意愿和動機為切入點,充分尊重學生的真實感受,開展以自我表達和自我展現為主的技能探索性素描教學。創意源于真實感受,所以我們在素描課堂教學中,要將“真實感受”與“自我展現探索”兩者進行有效結合,不斷創新與嘗試,以便有效提高高職素描教學的教學質量。
第一,強化真實觀察與感受。實現真實觀察的關鍵是要擺脫概念化先入觀念,打開思維去充分體驗內心真實感受,進行真實觀察,切不可停留在傳統教學理念束縛下的被動技能學習層面,避免將觀察停留在固有的經驗范疇內,失去自我內在真實認識,失去內在真實美感,將藝術學習限于理性思維泥淖,導致內在精神的千篇一律,毫無創新創意可言。由于觀察是表現起點,觀察的方式絕對了繪畫方式,所以觀察方法顯得尤為重要。要想實現真實觀察,首先要加強自我感受力的培養,創新源于感受,沒有真實感受就無法形成創意,因此就無法對真實感受和創意的表達方法和技術進行深入探索,也就無法實現技能教育和藝術教育的高度對接與融合。素描教學要將重點放在推動學生真正觀察力、審美思維、真正感受力以及正確情感態度的培養方面,要徹底摒棄傳統教學中那種形式主義的無意義模仿教學,引導學生進入真實本性的創造狀態,充分發揮自身內心的感受力。通過真實觀察,改變傳統教學落后的觀察方法,學生作品也徹底擺脫了以往那種機械的“鐵絲框”結構素描模式,作品不僅具有較好的結構意識,而且還充滿了生機,無形中給人一種精神洗禮和藝術美感。在真實感受引領下的畫面充滿了新意,學生們也不由自主地進入主動探索表現方法的思維狀態中。大量教學實踐證實,通過正確的觀察引導和訓練,有助于培養學生精神感受力和審美體驗能力,有助于促進審美表現形式的深入探索,有助于開啟學生創意思維的窗口,進入個性化自我表現技術的探索階段。
第二,強化自我表現技術探索。這里所謂的自我表現技術,主要是指學生對自我感受的表達方式和手段進行探索。對于基礎階段學生來講,首先要對優秀作品的技法進行充分認識和了解,然后結合自身興趣點和真實體驗,嘗試將其融入表現自我感受的具體形式之中,進行自主探索性和創造性的表現活動。教師不要太拘泥于傳統教學的規范性,不要計較是否能夠達到技能理想的層次,而是要注重學生真實感受藝術、真實體驗自我表現過程。如此才能順利引領學生進入表現狀態,切實用自身的思維方式去展現自我,隨后進入層次分明,計劃明確的自主探究性學習情境。這種教學模式強調學生用自己眼睛去真實觀察,用自己內心去真實感受,用自己思維去真實展現,而并非帶上固有的有色“眼鏡”框定和束縛學生的思維視角和表現方式。只有如此,才能實現對表現方式的全面解放,使得學生的作品豐富多彩,充滿新意。學習在素描學習過程中用內心去接觸和體驗藝術的美,自主進行創造性學習,在個性化自我表現技術的探索過程中全面提高素描技能和水平。更為重要的是在此學習過程中,學生們逐漸掌握了自主探究美學藝術的學習技巧和方法,有效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相比于傳統一味強調學習結果的技能培訓式教學,這種教學創新顯得意義非凡,價值重大。
總之,大量教學實踐證實,高職素描教學樹立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為核心的教育理念,對現代化高職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和現實價值。在這一教學理念指導下的“真實觀察和感受”與“自我表現技術探索”的教學創新,使得高職素描教學實踐取得了重大突破,高職生作業參展不僅實現了這一領域的零突破,而且還以學生優秀作品為主編撰了教材《素描與創意基礎》。當然,同培養學生創造性基礎的教學理念相適應的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創新仍需要未來很長一段實踐的探索和實踐。
本文作者:馬艷平 單位:遼寧省營口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