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物流管理論文
一、現代物流業的現狀及其發展趨勢
1.現代物流業的現狀。
目前,大多數企業已經認識到了加強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如海爾集團為了規范未留管理,實現了企業流程再造,把公司的采購、配送、運輸等一系列物流活動進行了集中管理,設置了采購事業部、儲存運輸事業部及配送事業部,重組了物流業務及物流資源,降低企業物資消耗、提高了勞動生產水平,實現了經濟效益最大化目標。近年來,國外有實力的、規范管理的物流大企業看好了我國未來物流市場的良好前景,不斷地進軍我國國內市場,在各個區域構建起了自己的物流網絡和物流聯盟。對我國物流企業的發展是很大的威脅,但同時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別人的先進管理經驗和管理模式,完善我國物流業的經濟管理,以此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務給廣大的客戶。比如海陸、阿爾卑斯、馬士基等。
隨著我國物流業的快速發展,物流理論界除了引進西方國家先進的物流理論以及經驗外,還參考了西方國家物流理論研究成果并與我國實際情況相結合,加快了物流系統的建設、制定了合理的物流規劃以及物流發展戰略,對于我國物流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加快了我國物流技術的研究步伐。從整體上來講,我國現代物流業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存在“小、少、弱、散”四個方面的問題。所謂小,就是經營規模小,資產規模小;所謂少,就是服務功能少,專業人才少,有效的營銷手段少;所謂弱,就是競爭力弱,融資能力弱;所謂散,就是服務質量參差不齊,經營秩序不規范,缺乏有力的網絡支持和網絡分散。
2.現代物流業具的發展趨勢。
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物流規模以及活動范圍得到了擴大。物流業逐漸朝協同化和集約化的方向不斷邁進。當前,隨著物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進一步加大了各企業間的競爭力度。為了有效應對競爭,我國物流業必須采用公司間的并購或聯合擴大企業規模,構建規模經濟,降低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競爭力。具體做法如下:第一,建設物流園區。通過構建物流園區,有效推動了物流業專業化、規模化的發展,將其具有的整體優勢及互補優勢全面的發揮了。第二并購或聯合。比如美國的UPS并購了總部設立在邁阿密的挑戰航空公司、美國國營郵政公司并購了德國民營物流企業PAPCE和法國國營郵政公司并購了德國民營郭克豪斯公司等。相關物流方面的專家認為,只要國際上各個物流企業間實現聯合與并購,必定會推動國際物流業朝著全球化的方向快速發展。重新組合而成的各物流聯合企業及跨國公司會將互聯網具有的優勢全面發揮,以對國際物流動態信息全面的掌握,調動企業自身在各個區域中的物流網點,在全球構建一個一體化的物流網絡,大大節約了時間及降低了費用。(2)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第三方物流指的就是除了供需之外,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物流服務。第三方物流市場具有較大的潛力、增長率較高,使得第三方物流企業的服務客戶不斷增多。制造企業對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務需求,要求物流企業能夠提供專業化的解決方案和運作模式。(3)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將物流裝備加以改造以及增強管理水平。當前,我國物流業的技術裝備已經取得了一定的發展,逐漸的將系統技術作為了主要核心,形成了以先進信息技術、運輸技術、庫存控制技術等各項專業技術為重要支撐點的現代物流裝備技術格局。我國物流業在未來過程中將朝著四個方向不斷的發展,即信息化,如使用無線互聯網技術、衛星定位技術等;自動化,如自動化導引小車技術、搬運機器人技術等;智能化,如電子跟蹤技術、電子識別技術等;集成化,將信息化、自動化、智能化以及機械化進行有機的結合。
二、對區域物流體系的發展模式分析
1.區域物流體系具有的競爭優勢。
要想確保區域物流體系具有較高的競爭優勢,就必須遵循五個方面的要素:產業發展環境、物流生產要素、企業協作群體、區域物流市場和物流標準體系。其中,產業發展環境,具體涵蓋了區域物流產業政策、各部門間協同工作機制以及市場管理法規等;物流生產要素,具體涵蓋了物流基礎設施平臺和物流信息平臺等;企業協作群體,具有彼此間互補的核心業務能力,建立物流行業主體的企業群體;區域物流市場,具體涵蓋了物流需求和供給情況等;物流標準體系,具體涵蓋了物流術語標準、包裝標準、信息交換標準和作業標準等。
2.西方現代物流體系的發展模式。
西方現代物流體系的發展模式主要有先發展后規劃、先規劃后發展和邊規劃邊發展三種類型。(1)先發展后規劃。這種發展模式是將自由市場經濟作為主要手段,通過市場的作用先把物流業發展起來,然后在通過政府部門的規劃與推動。這種模式物流水平較高。常用這一發展模式的主要是美國與日本。(2)先規劃后發展。實際上就是由政府部門先進行規劃,制定相應的政策或者利用行業協會推動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采用這一模式較多的是英國。英國在1960年構建了物流管理中心,主要以工業企業高級顧問的形式出現,協助企業編制一套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訓計劃,并積極開展各種類型的物流專業性會議。70年代,英國又構建了全國物流管理協會,協會的主要任務是推動物流管理的專業化,同時還構建了一個彼此溝通交流的場所給物資流通、運輸等方面的管理人員以及對物流有濃厚興趣的人員交流。這一發展模式主要是為廣大用戶提供綜合性的服務,除了為用戶提供一系列的交通運輸工具外,還要出租倉庫給用戶并且為其提供相應的配套服務。(3)邊規劃邊發展。采用這一模式主要是歐盟。歐盟最具典型的成功經驗是,物流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政府部門的積極參與和給予一定的支持。首先是通過政府的管理職能進行全面的協調,為物流產業發展營造一個較好的制度環境;其次是摒棄過去的壟斷方式,減少政府的過多干預,營造出良好的市場競爭環境;最后,進一步加強基礎設施的投入,以促進物流產業持續良好的發展。
3.我國區域物流體系的發展模式。
現階段,我國現代物流業仍處于初步發展階段,應結合我國實際,借鑒西方國家現代物流體系發展的成功經驗,制定出切實可行的區域現代物流體系發展模式。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應積極參與國際物流市場競爭,并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這是一項責任重大,需要經過長期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標。在這個目標的指導下,同時結合目前我國現代物流也的現狀采用邊規劃邊發展的模式比較妥當。具體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政府部門的行為全面規劃,加強政策引導,將區域間的關系協調好,從而為現代物流業營造出良好氛圍的發展環境;其次,利用規范的市場化運作,推動我國現代物流業快速增長。最后,總結經驗,深入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由中國特色的的區域現代物流體系發展模式。
三、區域物流體系的評價指標
1.對區域物流體系的發展過程進行分析。
具體有兩方面:一方面,我國物流業的發展進程。物流業發展進程中的外部動力主要是工商企業由于生產或者銷售物品時具有廣泛的涉及面,批量少批次多,物品的附加值逐漸增加等特點,對時效性提出了嚴格的要求,將原本屬于自己來完成的效率較低、對市場競爭力造成影響的業務分離了出去,構建了一個專業化程度高的現代物流服務產業。物流業發展進程中的內在動力是運用電子商務手段,達到專業化、規模化的運作形式,進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物流業發展進程的三個階段。根據現代物流業發展過程的具體特征,可將物流業發展進程劃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運輸主導階段。其所體現的量化特征是物流系統中運輸收入所占的比重達到了百分之五十;其次是物流業擴展階段。其所體現的量化特征是運輸收入所占的比重達到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之間;最后是物流系統服務階段。其所體現出的量化特征是運輸收入所占比重不超過百分之三十。當前,要想構建區域物流體系,就必須對我國區域物流業的發展階段進行充分的認識,并且還要全面掌握區域物流體系的發展進程。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區域物流體系方略。
2.分析區域物流體系評價指標。
區域物流體系評價指標主要包括:一是供給指標:(1)物流基礎設施。具體涵蓋了海、陸、空等運輸方式所必須的基礎設施,并對對諸多運輸方式進行合理的布局、連接、對運輸資源的全面整合等。(2)物流信息系統。具體涵蓋了信息網絡基礎傳輸平臺、企業信息化程度等。(3)物流業經營服務能力,涵蓋了第三方物流服務企業的數量、經營規模、技術和服務水平等。二是環境指標:(1)區域城市經濟功能。其會影響到物流量的形成,比如會展中心、規模較大的商品交易市場、金融服務強等對于區域物流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2)區域創新度。具體涵蓋了兩方面的創新,即制度創新、技術創新。各種物流裝備及技術水平會在技術創新的不斷推動下逐漸提高,而物流組織則在制度創新的不斷推動下進一步的趨于完善。三是成效指標。其不僅能夠將區域物流發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全面的反映,而且還能夠對區域物流發展過程中不理想的因素進行分析,制定措施有效解決,以此促進區域物流體系持續良好的發展。(1)根據行業或者產品劃分的物流成本在產品價格或者生產總成本中所占的比重,這一指標能夠將各個行業、各個產品物流成本全面的反映出來。(2)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實際利用率.這一指標越高,就越說明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規劃科學合理。
四、結論
綜上所述,當前,我們應積極的研究區域物流與區域經濟間的關系,這對于我國物流業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由于筆者能力有限,本文的論述不是很全面,以期相關人員提出提出寶貴的意見或建議。
本文作者:杜丹、蔡偉 單位: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