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9 | 家具設計論文
一、王國維“古雅”說
1“古雅”的地位、性質及作用。首先,古雅是一種“第二形式”之美,它只存在于藝術中。王國維認為“古雅”只存在于藝術中而不存在于自然中。這里自然經過的第一形式,是指事物所具有的外在形式,事物所呈現出來讓人們看到的樣子。而經過了第二形式的事物,也就是進行了加工或改良的事物才可能成為藝術。由此可見,藝術不是自然呈現的,不同于自然事物的外在形態;而第二形式是藝術特有的,是藝術美的表現形式。“古雅”就是這種第二形式,所以它只存在于藝術之中。其次,古雅是后天的、經驗的。判斷優美和宏壯,屬于先天性的、普遍的、必然的。如果是優美或宏壯的事物,那么所有人做這樣的判斷。比如自然中的山川大海、花草魚蟲,普遍都會認為其優美或宏壯。但“古雅”卻不同,由于時間的不同或者不同的人去判斷它,得到的答案也是不同的。即使先天未必是天才之作,獲得“第二形式”的加工后,仍可令人抱著愉悅的心情欣賞,獲得“古雅”的意境。比如古代的一件玉器,制作之初可能只是被當做酒杯來使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酒杯被附上了歷史的價值與意義,就可能會呈現出“古雅”的趣味。最后,古雅的價值并非來自天才,而是人力。古雅的價值來自人的修養,但它也具有優美和宏壯的本質屬性,即超越功利的性質。古雅所獨具的筆墨趣味、欣賞心境、悠然態度,雖然未必能夠獲得面對秀美壯麗的景色、天才的驚世之作時的審美享受,但也能打動欣賞者、給人以愉悅之感。所以古雅之美介于優美和宏壯之間,也兼有兩者的性質。
2“古雅”在藝術領域的體現。王國維認為中國繪畫中的布局造型屬于“第一形式”,筆墨手法屬于“第二形式”。夏商周的鐘鼎,秦漢的摹印,漢、魏、六朝、唐、宋的碑帖,宋元的書籍等,大都有“第二形式”之美。同時,王國維把中國古代雕刻書畫評論中的“神”、“韻”、“氣”、“味”歸納到“第二形式”。可見,“古雅”不僅僅是簡單的藝術形式美,更是被認為與“神”、“韻”、“氣”、“味”等相似的一種藝術品質。它既包含藝術形式的因素,也有藝術內容的方面。在形式美規律的基本元素方面,西方文化重視點、線、面本身的實的東西;而中國文化重視面、線、點背后的內在統一性。中國人往往追求的是藝術品的內涵、神韻、味道等,因此中國傳統美學中,更注重的是藝術的精神、內在層面上的東西,也就是形式之外的東西。因此,“古雅”一說未必能適用于西方的藝術和審美體驗,但對于中國傳統藝術和審美體驗來說,這是一個很準確的概括和描述。
二、中式家具設計中的“古雅”
1“古雅”與設計的聯系。設計,不僅僅是一種技術的運用,更是一種創造藝術品的過程。技術與藝術一向被認為是設計的兩翼,統一不可分離。技術是設計的基礎,藝術又是設計的升華。一個好的設計作品,需要在明確功能性和滿足人最基本的生理需求的前提下,進一步滿足人的審美感受及心理需求。王國維認為,天下所有物品既沒有純粹意義上的藝術品,也沒有純粹只有使用價值的器物。雖然“古雅”說被定義為美學范疇,用來描述藝術與審美體驗。但是一個好的設計本身就是一件藝術品,所以從設計中得到“古雅”的感受,也非常順理成章。比如,我們可以在青銅器中感受到古雅,認為它是非常美的藝術品。但是青銅器在古代是供人使用的器具,是實用品。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切“用”都沒有了,變成了人人稱贊的藝術品。不僅美而且古典優雅,充滿了古雅之趣。有的時候,即便是故意做舊的設計品,也常常能產生趣味。因此不能將“古雅”禁錮在美學或者藝術體驗的范圍內,而應放到更高更廣的層面上。
2傳統中式家具的特色及內涵。中式風格的家具,以明朝家具為代表。明代是自漢唐以來,我國家具歷史上的又一個興盛期。隨著當時經濟的繁榮,城市的住宅和園林建設也興旺起來,貴族、富商們紛紛開始興建府第,也需要添置大量的家具,這就形成了對于家具的大量需求。明代家具的設計特色:(1)注重結構美。主要用榫卯結構代替釘子和膠。(2)注重材質美。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色澤和紋理,不加修飾,色彩深沉雅致,木紋自然優美,質感堅實細膩。(3)注重造型美。造型沉穩大方,比例適度,線條流暢,舒適美觀。(4)注重裝飾美。講究繁簡適度,不過分繁瑣,但又做工精良。我國明代的家具研究的著名學者揚耀先生認為,明式家具有很明顯的特征,一是由結構而成立的式樣;一是因配合肢體而演出的權衡。從這兩點來說,雖然它的種類千變萬化,但歸結起來,它始終維持著特有的格調,那就是“簡潔、合度”,同時具有雅的韻味。這種韻味表現在:(1)外形輪廓的舒適與厚重;(2)各部分線條到位而流利,更加上考慮到人體形態的舒適度,為體現處處適用的功能,而做成適宜的比例和曲度。因此不難看出,中式家具表現出高度的“古雅”:中式家具往往古色古香,加之木質材料使得其更能體現出時間沉淀的味道;同時形式上又非常典雅,造型優美雅致。
3“古雅”對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的啟發。現代中式家具,目前被學術界普遍定義為把高新技術及設備和新材料與新風格結合起來,既能體現時代氣息,又帶有濃郁民族特色,且適應現代工業化生產的新式家具。也就是以中國優秀的傳統家具為基礎,巧妙的把中華民族的文化特征與時代潮流相結合,同時又與現代中國的居住環境、生活方式相協調,在造型上吸取傳統的造型元素和文化符號,使其既具有傳統家具典雅清秀的藝術效果,又體現現代國際家具的簡約風格,將東方的審美情趣與西方的藝術品味融為一體。中國當代的家具設計,存在兩大問題,嚴重阻礙了現代中式家具的發展。一是一味追求西方的現代簡約風格,甚至推崇西方古典的、繁縟的設計,認為外來的就是時尚、是潮流,從而忽略了本土文化的精髓。二是單純走復古路線,認為中式家具是通過特定的傳統符號表現的,然后進行一些符號的堆砌,純粹防治明清家具,而缺乏創新。本文所研究的“古雅”對現代中式家具設計的啟示,主要體現在“經典與韻味”上。家具作為人類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生活用品,首先需要滿足人們的生理需要,尺度適當符合人體工程學的基本要求。其次是追求其形式美,追求“古雅”之美,以增加人的審美感受。中式,應當是對傳統文化神韻的繼承,將中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文化形態注入現代家具中,將傳統文化中的優美寓意、情趣引入現代設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傳統服務于現代生活,使得現代中式家具具有更多的文化附加值,將其最好的一面展現在國際舞臺上,供人欣賞贊嘆。
本文作者:姜妍之 單位:鄭州輕工業學院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