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工業建筑管理論文
1房屋建筑工程各階段的質量問題
1.1工程施工中的常見質量問題
目前,我國的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多為高層建筑或多層建筑,相對于低層建筑來說,高層建筑的結構更加復雜,建筑中的管道、樓道、排水、光纜、電纜等的安裝和設置更加復雜,給建筑施工帶來了不小的難度,也是質量問題容易產生的地方。民用建筑和工業建筑的占地面積一般都比較大,施工面比較分撒,且施工工序多而復雜,施工過程中的各個程序經常出現相互干擾現象,比如構造柱與砌磚體的建造過程中,就常常出現施工工序倒置,在構造柱施工過程中先設置構造柱,然后才將磚墻砌好,從而造成了構造柱與磚墻的斷裂。建筑施工中,前后各個環節都是相互聯系和影響的,任何一個環節、一個步驟出現偏差和質量問題,都會對后續的建筑工作造成嚴重的影響,這種影響有時甚至是毀滅性的。施工過程中,不少施工單位為了縮短工期、減少成本晝夜趕工,為了追求時間,在質量上的控制就松懈了,很多關鍵工程都是在工期的促使下提前完成,其中省略了檢查監理等關鍵步驟,施工質量難以確保。同時為了節約成本,經常出現建筑商偷工減料等問題,這些都給工程質量造成問題。
1.2建筑維護階段的質量控制問題
居民入住之后或廠房投入使用之后,常常出現建筑使用者隨意改變建筑物房間格局的現象。使用者根據自己的需要進行改建和裝修的情況經常存在,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對建筑的關鍵力學結構造成影響或者操作不當,很可能會對建筑物的穩固性造成影響,同時,其中也經常會出現墻體斷裂、管道線路等發生損壞、管線滲漏阻塞等現象。現階段房屋建筑行業中普遍存在重建設、輕維護的現象,很多問題不是出現在建設過程中,而是在房屋建成投入使用之后才慢慢浮現出來,所以,工業和民用建筑在維護階段的質量控制不容忽視。
2工業及民用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措施
2.1重視施工前的質量監管
要確保建筑設計的合理性、科學性。建筑設計師房屋建筑質量保證的前提和基礎,因此其合理性和科學性直接關系到房屋建筑的穩固性、與環境的相容性以及實用性。設計人員要對建筑工程所在地域的環境特點、地理地質特點進行實地勘察,并擬定成文的地質環境勘探報告,勘探報告應該作為建筑設計的重要參考。重視對軟弱地基的設計處理,嚴格計算和設計承重柱截面的高度,在對橫向框架進行設計的同時,還要兼顧縱向框架的設計。有的設計者只重視懸挑梁的梁高的前度和傾覆,卻忽視了對梁手撓度的驗算,容易引起挑梁變形,所以,要注意挑梁高度的選用等。建筑設計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為今后可能產生的改造和調整留下一定的空間。管理人員要對圖紙的準確性、合理性和科學性進行監督,防止因為設計的不合理導致在施工階段不得不改動而導致的施工工期延誤和影響工程質量。另外,要重視施工預案的設計。施工預案會對工程中可能出現的影響工程進度和質量的因素進行預估,針對不同施工步驟和階段的問題進行施工方案設置,對施工中的突發狀況進行及時有效的調度和處理,對施工中的問題進行有效的指導。
2.2做好施工中的建筑監理工作
目前建筑行業的監督約束制度并不完善,很多施工單位只把建筑工程質量控制條款視為白紙,經常出現設計者和施工者資質缺乏,為了趕工期而盲目抓速度,為了降低成本而偷工減料,使得工業和民用建筑問題頻發。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外部監理的涉入,依靠有效的監管確保建筑工程的質量。
2.2.1建立完善的責任制度
要對建筑工程的主要負責人實行明確的責任分工和權責對應措施,可以以責任書、責任協議等書面形式來明確責任,建立規范的檢驗制度、驗收制度等。監理工作要有序化、規范化,對工程質量進行定期檢查,監理人員與建筑工程師、建筑商、業主等進行及時交流,及時就施工中產生的設備問題、材料問題、技術問題進行溝通交流,求得合理的解決方案,使產生質量問題的可能降到最低。
2.2.2建立完善的質量監督評價體系
建筑工程監理以確保建筑施工質量為重要目的,那么一項工程完成之后,怎樣判定該工程的質量時好時壞呢?完全依靠監理人員的主觀判斷恐怕很難達到客觀公正,只有將各個工序、各個細節的質量考量點加以量化,為建筑管理和驗收提供一個確定的、細化的標準,才能使工程監理工作有跡可循,而不會產生嚴重的主觀傾向。這個量化體系就是房屋建筑質量監督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2.2.3工程驗收確保工程質量
要建立嚴格的房屋建筑驗收管理體系,適當抬高工程驗收門檻,增加驗收步驟和檢驗主體。首先,建筑工程建成之后,先由承包商或建筑商內部的檢驗部門進行自主檢驗,確定合格之后。將自薦材料和驗收標準、與業主達成的特殊的具體的協議以及相關的驗收規定等材料提供給監理部門或監理人員。如果監理部門進行二次驗收之后發現有嚴重的質量問題,則要向施工單位提出質量問題處理意見,要求施工方就質量問題進行處理,處理之后進行再次檢驗。工程監理體系的二次甚至是三次檢驗形成了建筑商自檢基礎上的進一步的檢驗保障,從而使民用和工業建筑在經過層層把關和檢查之后再投入使用和生產,對建筑商的建筑行為形成了強有力的制約和監督,是確保建筑質量的有效手段。
2.3加強對施工材料和技術的控制
建筑工程的建筑材料和施工設備是確保建筑工程質量的基礎,只有先確保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設備的高質量,才能有效確保房屋建筑的質量,試想,質量低劣的材料、落后陳舊的設備要如何保證建筑物的高質量呢?所以,要建立嚴格的建筑材料和設備是把關制度,為建筑工程的質量提供重要保障。施工現場的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要對建筑材料和施工設備進行嚴格把關,嚴格遵照規定的材料和設備進行采購,明確技術要求、質量標準和型號等,確保施工中的水泥、沙石、鋼筋、水、設備型號、性能等指標符合技術規定,對進入施工現場的水泥、鋼筋嚴格控制。沒有經過檢查的材料不得進入施工現場。材料的存放與儲存、使用與配比等也要合理,比如水泥的存放,要在封閉的倉庫內存放,存放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不要超過3個月,要堅持先到先用的原則,存儲過程中,要注意保持環境的干燥。再如砂的控制,要嚴格控制砂的平均粒徑和顆粒等級,砂的含泥量要低于百分之五,所含云母不得超過百分之二,對于抗滲混凝土的各種規格要求,更是要十分嚴格。混凝土的配合比不能簡單地憑施工經驗來進行,而要按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進行適配,要根據設計使用的混凝土的耐久性、強度等級來配制水灰比等數值。對于施工現場的設備,在投入使用之前,檢查設備的型號、性能,并確定設備能夠滿足施工中的質量要求,并能保證正常運行;使用過程中,要對設備進行經常性的檢查,一點發現問題,就要及時排除故障或隱患,及時維修和更換。要確保所使用的建筑材料和設備的高質量,杜絕劣質材料和不合格設備,確保建筑工程質量。
2.4重視建筑維護階段的質量管理
工業和民用建筑屬于利用率非常高的房屋建筑類型,建筑建成之后存在一個很長周期的建筑物維護階段,這一階段容易產生的問題就是,出了質量問題,找不到負責人,使得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所以,出了在施工過程中實行責任到人的問責制度,這種制度還應該延續到維護期,維護期哪個環節、哪個位置出現了問題就有那一環節和位置的負責人來負責,以此來確保維護階段出現的質量問題不會處于“沒人管”的尷尬境地。另外,房屋建筑的維護階段的質量管理也非常重要。建立房屋局部改建監督審查機制,如果居民想要改建房屋布局,要經過建筑維護管理部門的審查,確定可以進行改建之后,再派專門的檢查監督人員全程跟蹤改造工作,防止管道、結構、設施的破壞。維護階段是房屋建筑質量的鞏固時期,一些潛在的質量問題在有效的維護下是可以排除的,例如建筑的加固和管道的試行等工作,都會將一些潛在問題顯露出來,所以建筑維護期的質量控制是非常有必要的。
3結語
房屋建筑工程,尤其是與人民日常生產生活有密切聯系的工業和民用建筑的高質量可以提高建筑的壽命,保證人們起居的方便、安全,對社會和個人都有重要意義。房屋建筑質量管理對于建筑質量的確保和安全性能的提高有重要的監督和制約作用,通過施工前、施工過程中以及完工之后的驗收和維護的質量管理,可以有效推動房屋建筑質量的提高。
本文作者:寧凱華 單位:吉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