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幼兒教學論文
一、幼兒教師敬業精神下滑的原因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利己”與“利他”是統一的,教師作為市場主體也有自己的利益追求。教師的敬業除受“美德”等社會倡導的“利他”因素影響外,也越來越多地體現出“利己”的個人因素,所以,能否滿足個人發展和需求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教師的敬業精神。
1.外部因素沒有滿足幼兒教師的個人需求
一個幼兒教師是否得到尊重和認可、其工作是否得到理解和支持,最明顯的就是幼兒教師是否享受到相應的待遇。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社會福利等與其付出不成正比,與個人的期望值也有距離。特別是當前,民辦幼兒園教師已經成為我國學前師資的主體,而民辦幼兒園教師的身份、社會保障、編制和職稱等方面的保障基本沒有法律上的依據,在實踐中更是難以操作與落實。另外,在幼兒教師個人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同時,社會卻對幼兒教師有著很高的要求和期望。例如:要盡職盡責、要愛每一個孩子、只求奉獻不求回報等。這種鮮明的對比,讓幼兒教師感到莫名的失落,也影響其敬業精神的培養。
2.教師自身因素的影響
首先,一些教師自身素質不過關也是導致教師敬業精神缺乏的因素。由于社會對幼兒教育的重視,使得學前教育規模發展迅速,師資需求增大,一些機構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紛紛設立學前教育“速成班”,培養出來的幼兒教師缺乏扎實的幼教知識和過硬的本領。而在私立幼兒園,甚至存在一些在家無事才出來“看小孩”的教師,這些教師沒有接受過學前教育,缺乏最起碼的幼教專業基礎知識和教育教學技能。其次,由于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人們的價值觀趨向多元化。社會上的拜金主義和享樂主義不可避免地影響到幼兒教師隊伍,使得一些教師的價值觀發生改變,一味地追求功利而忽略了奉獻精神,導致敬業精神的缺失。
二、激發幼兒教師敬業精神的對策
敬業不僅是一種職業態度,也是職業道德的崇高表現。由于教育對象的主動性和幼稚性,教育任務的全面性和細致性,教育過程的創造性,教育手段的主體性及教育周期的長期性等,激發幼兒教師的敬業精神勢在必行。
1.加大政府投入,以薪保穩,培養幼兒教師的敬業精神
幼兒教育是一項公益性事業,幼兒教師雖然應該風格高尚,但是如果他們的基本權益都得不到保障,社會地位較低、職稱評定難以落實,敬業精神自然無從談起。因此,政府應盡快制定相關政策并采取有效措施,如將幼兒教師納入國家統一的教師資質系統進行管理,使幼兒教師在社會地位、經濟收入、身份編制、職稱評聘和在職培訓等方面享有與中小學教師同等的權利,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和待遇提高了,才能提高幼兒教師的自我價值感,使幼兒教師有更加堅定的職業信念和敬業精神。
2.提高幼兒園的人文管理,營造敬業樂業的氛圍
幼兒園的規范管理、人文關懷,不僅能提高幼兒教師的工作效能、形成良好園風,也能激發幼兒教師的敬業精神。園領導應經常與幼兒教師溝通、交流,了解他們的教育水平,及時鼓勵和肯定他們的創見,善于聽取他們的意見,引導教師深刻地認識到自身工作的目的、意義和價值,從而使他們對幼兒園有歸屬感和責任感。同時,給幼兒教師提供更多的專業發展機會,如定期組織教師學習先進幼兒園、優秀幼兒教師的先進經驗,讓幼兒教師參加一些短期培訓、成人教育,遠程教育等,給他們注入活力,不會使他們覺得自己慢慢落伍了,沒有競爭力了,而隨便應付工作。
3.規范對民辦園師資的管理和監督
民辦幼兒園師資已經成為我國學前師資的主體,但是很多民辦幼兒園辦學條件差,規模小,園中的幼兒教師專業平不高,缺乏工作敬業精神。有關部門應該加強這方面的管理,嚴格把關,并經常對符合辦園條件的幼兒園進行不定期的檢查監督,同時要求持有教師資格證的合格教師要有基本的社會保障等。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民辦園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
4.提高幼兒教師自身的專業素質,增強內在敬業動力
幼兒教師自身專業素質的高低決定其在工作中能否勝任,能否在工作中找到自身價值和快樂,從而影響其對工作的敬業態度。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幼兒教師的工作之所以沒有得到社會的正確認識,在于人們認為這種職業勞動是簡單的、任何人都可以干的,這就使幼兒教師的勞動價值大打折扣,即使干得再辛苦,也不可能獲得較高的經濟地位和社會地位,從而間接影響到幼兒教師的敬業精神。所以,幼兒教師要增強內在敬業動力,就要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逐步提高自身的學歷層次,提高幼教研究的學術水平,提高實施幼兒教育的各種能力,提高職業道德水準,使幼兒教育工作體現出專業性。
5.師范院校要強化對“幼師生”的職業精神教育
面對短期內無法改變的幼兒教師職業地位、待遇相對低下的現實情況,“幼師生”的敬業奉獻精神就有賴于師范院校的引導和強化。作為專門培養幼教師資的幼兒師范院校,有責任對“幼師生”進行幼兒教育工作所要求的價值觀教育,使他們能夠不斷地同化這些價值觀進而轉化為自己的價值觀,從而在畢業時樂意選擇并愿意長期從事幼兒教育工作。如果在學校沒有受到良好的專業道德教育,沒有形成專業奉獻精神,那么,面對短期內無法改變的幼兒教師職業地位和待遇相對低下的現實情況,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會對未來的職業與生活失望,工作中只要有機會就會跳槽或改行,敬業精神也就無從談起。
本文作者:魏艷紅 單位:鄭州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