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護理論文
將36例患者分成2組,a組18例,男10例,女8例,b組18例,男9例,女9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營養及各項生理指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組患者撤機時采用常規護理,b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加上心理護理。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3.0軟件,用t檢驗比較兩組脫機情況。
呼吸機依賴患者心理因素患者由于被動的機械通氣治療,由于缺乏呼吸機治療的相關知識,對病情的加重、插管的不適、環境的改變等不能接受,產生緊張、恐懼、抑郁、絕望等不良情緒,產生對呼吸機的依賴。
首先完善護士對心理護理的認識每位護士除熟練掌握專業護理知識外,還要全面了解每一位患者的心理狀態,不同的人心理活動是復雜、多變的,護士在與患者密切接觸中,根據不同的人結合心理學知識,探索、研究不同的護理方法。
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患者進行機械通氣治療后,由于不能進行語言交流,情緒波動較大。護理人員要態度和藹,主動接近患者,指導患者進行非語言交流,如手寫、手勢、眨眼、點頭等。對病人用禮貌性、安慰性、鼓勵性、解釋性語言進行交流,因人而異進行疏導,也可以讓患者發泄內心的不滿,幫助患者查找、分析原因,使其心情放松,對疾病診斷、治療有充分認識,正視疾病,使患者感受到被理解與被同情,增強戰勝疾病信心,從而愉快的接受治療。
創造良好的環境優美的醫院環境對于調節患者心理狀態有重要作用,可以使患者心情愉快。清潔整齊、美觀舒適、布局合理的家庭式病房,通風良好,空氣新鮮,溫度、濕度適宜。撤機前主動與患者交流,了解他們心態,鼓勵患者說出自己的感受,放松心情,減輕恐懼。撤機時間選擇在上午,在1~2名家屬在現場配合,便于交流,增加患者安全感。將呼吸機置于床旁,處于備用狀態,停機時打開呼吸機接模擬肺,讓患者聽呼吸的聲音,可緩解停機時出現的精神緊張、呼吸急促、血壓增高、心率增快等癥狀[2],增強患者安全感,并指導病人呼吸。
親情支持親情護理建立了護患間零距離關系,滿足了病人的心理需求。親情的積極參與能夠增加患者信心,患者由于機械通氣病情加重,心情低落,家屬的鼓勵與支持能增加患者信心。護士要與家屬多溝通交流,從中了解患者的生活習慣,在平時的探視中、撤機時與患者家屬多溝通,指導患者家屬在治療中協助患者增強信心,放松心情。
總結機械通氣是搶救、治療各種原因引起的呼吸衰竭的常見措施,療效顯著,而呼吸機依賴是臨床機械通氣治療時常見并發癥之一,通過對呼吸機依賴患者進行有效心理護理,給予患者積極的心理支持,為患者創造一個最佳的心理狀態,使患者獲得較好的心境,有利于撤機的成功率及疾病的康復,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使疾病治療效果有了很大提高。
作者:吳小靜 白秀奎 韋士蘭 單位:河北省遷西縣灑河橋中心衛生院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