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小學語文論文
1引導學生大膽質疑.提高學生創新思維
小學生本身就擁有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好奇心很強,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制造各種懸念,引發學生思考。教師只有在課堂教學中利用一些教學方法讓學生產生疑問,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進行不斷探索和創新。例如,在教學過程中,遇到某一問題可以有幾種解決方法,而教師只提供學生一種解決方法,當這一解決方法向學生講解完成之后,教師應告訴學生這一問題還有其他解決辦法,并且對找到解決方法的學生給予獎勵。這時候小學生天生的好強心就會促使他們對問題進行積極思考,通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可以讓學生在思考過程中發現事物的奧妙之處,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鼓勵學生質疑問難的過程中,可以通過采用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提問。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尋找依據對學生進行發問。對于一個問題學生知道答案以后,教師應根據問題的答案向學生提出得到這一答案的依據是什么,有些問題的答案依據可能只有一種,而有些問題的答案依據卻有很多種,當答案依據存在多種情況時,教師應該給學生一定的暗示,使得學生考慮問題更加全面,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其次,教師可以根據故事情節的進展情況對學生進行結果發問。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涉及最多的內容就是敘述文,因為敘述文中的多數故事情韋設計較為精彩,這樣不僅會吸引小學生加強對文章的閱讀,也會可以為課堂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做良好的鋪墊。教師可以首先對課文進行簡單的梳理,在課文戛然而止的情節或結果處,向學生提出問題,例如,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為什么故事情節會出現突然轉變,對故事情節轉變的前因后果進行闡述等。
2強化語文學科的綜合功能,提高學生創新品質
對于創新而言,一個人的個性品質十分重要,可以說創新能力和個性品質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若一個學生擁有創造性的個性品質,那么這個學生就一定擁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個性,必須首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探索欲望、勇于挑戰精神和堅定的意志力等創新個性的核心品質。尤其是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中,由干語文學科具有多維的功能和綜合性功能,教師應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綜合功能,構建一種是用干語文教學的創新教育新體系。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注重學生意志力、自信心和知難而進的個性品質的培養。
2.1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強化學生好奇心
觀察作為認識事物的基礎,教師要想培養認識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必須首先培養學生的觀察事物的能力,因為觀察能力是認識事物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始發因素。一般而言,善于觀察的人,會在日常生活中獲得別人無法獲得的知識,當善于觀察的學生與一般學生在做同一道題目時,善于觀察的人會從問題中發現多種解決方法,而不善于觀察的人則只能解決問題的表面,無法深入到問題的內涵之中。尤其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干小學生本身的好奇心就很強,若教師在課堂上能夠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就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閱歷淺、知識面較窄,因而常常為寫作為而發愁,為解決小學生寫作問題,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知道和了解他們日常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只要平時細心觀察就可以在無意間發現很多新事物,這樣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作文題材獲取的問題。此外,教師也可以定期對學生進行作文訓練,在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引導學生進行想象與聯想,并且將所想象的事物與實際生活中的事物相結合記錄在筆記本上。通過教師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可以促進學生的創新能力。
2.2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促進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
學生的各方面品質和個性都是在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得以體現的,因此,教師要想加強學生各方面能力和責任心等個性品質的培養,必須對學生進行實踐活動教學。教師實施的實踐教學活動越多,學生各方面品質實現的機會就會隨之增多,學生在實踐教學活動中參與程度越高,其個性品質實現程度和水平也會隨之提高。在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的同時,應營造較為寬松和開放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才能形成一種自由的主動的探索心態,并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實踐之中,從而在不斷實踐中發現新知識,提高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想提高教學質量,必須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在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以學生作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品質,通過營造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爭取營造一個創新課堂。
作者:馬秀蓮 單位:陜西省延安職業技術學院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