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體育
在網(wǎng)球比賽中,一發(fā)大力平擊球已成為得分或創(chuàng)造得分機會的重要手段,本文通過對大力平擊發(fā)球的應用條件,力學原理及在實戰(zhàn)中的應用等情況的初步分析,意在提高對大力平擊球的認識和理解,為教學訓練提供理論依據(jù)。
一、大力發(fā)平擊球的前提條件
(一)平擊球的最低擊球點CB=0.914ED/CB=AD/AB,ED=DA.CB/AB=(6.4+11.885)×0.914=2.6113265(m)球的直徑/2+2.62=最低擊球點運動員的擊球點在直線EE’上,球的運行軌跡在平面EAA‘E中,最低點擊球高度為DE,據(jù)數(shù)學幾何原理:DE/BC=DA/BA,DE=DA.BC/BA=(6.4+11.885).0.914/6.4=2.6113265(m)實際擊球點的最低值應高于:DE+球的最大直徑(球的最大直徑為6.67cm即0.0667m)即2.6114+0.0667/2=2.6781(m)=2.68m。
(二)運動員的持拍高度運動員的揮拍高度為最低擊球點加上1/2拍頸,即268cm+39.37cm/2=286.685cm=2.88m所以發(fā)大力平擊球的運動員持拍高度應高于2.88m,這是發(fā)大力平擊球的前提條件。
(三)平擊球的力量要求運動員的揮拍速度決定擊球力量,必須有足夠大的力量使球體運行軌跡(從擊球點到落點)呈直線運動。(如圖1)從擊球點到落點的最長距離為FA,根據(jù)數(shù)學勾股定理可得:EA2=DA2+ED2,F(xiàn)A2=EA2+FE2=DA2+ED2+FE2=(6.4+11.885)2+2.682+(8.23/2)2=18.2852+2.682+4.1152=334.34+7.18+16.93=385.45FA=根號下358.45=18.93m因此,運動員的擊球力量應足以使球向斜下方直線飛行18.93m。
二、大力一發(fā)平擊球的力學分析
(一)平擊球的力學概念
當運動員大力發(fā)球時,擊球作用力通過球體中心使球體的運行軌跡延作用力的方向直線飄行,落在預定區(qū)域。
(二)球體受力分析
擊球瞬間作用力對球體產生的影響,如圖2所示,作用力F通過球體中心,球體轉動且延直線方向(F’方向)運行,球體獲得100%的擊球力量,即F’=F.100%(為研究方便球體重力忽略不計)球體受到切線分力F2’和法線分力F’法線分力時球旋轉。球體運行軌跡為弧線(不作研究)
(三)空氣阻力對球體的作用
當不旋轉的球體飛行時,受到空氣阻力和團流的影響,由于球體受力變形質心也隨之變化和表面毛質變形不均勻等因素,球體周圍受空氣壓力不均,產生壓力差,這種壓力差的變化是球體不規(guī)則飄動即圍繞作用力方向上下左右飄動(由于球體小,質心變化小,所以飄動的范圍不大),其軌跡仍趨于直線運行。導致球體觸地反彈軌跡難以預測。
(四)前進速度
擊球作用力F通過球體重心并使球體以速度V前進。根據(jù)力學公式:V=F.t,即球的前進速度=即對球作用力×力的作用時間/球體的質量可見,球的前進速度取決于擊球作用和力的作用時間,并與之成正比。
三、結論
(一)大力發(fā)平擊球的前提條件是:運動員的持拍高度不得低于2.88米。運動員的擊球力最應足以使網(wǎng)球向水平斜下方直線飛行18.93米。
(二)球體運行軌跡的變化及飄動取決于擊球力量(必須過球體質心)和球體周圍空氣阻力的變化。
(三)發(fā)球較淺即落點遠離限制底線時,應適當增加擊球點高度在實戰(zhàn)中,準確無誤地大力平擊發(fā)球是出奇制勝的法寶,必須抓住技術這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反復練習,根據(jù)臨場需要,時深、時淺、忽左忽右,不斷變化落點,準確無誤地確定擊球方向,使絕技得以奏效,達到發(fā)球得分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