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服飾文化特征的差異性分析
1、、不同的服裝工藝著眼點
中國的服裝工藝的流程變化相對較少一些,為的是生活中的簡約和大氣的需要,在衣服的重點部位,比如說,在袖口和領口以及裙擺等位置都采用了或鑲或嵌或刺等工藝,尤其是我國南方的刺繡工藝,輔助以不同的動物和植物圖案,特別的有韻味。反觀西方的服裝設計,在工藝方面更加突出的是立體感和組合感。因為衣服原料的天然區(qū)別,導致了西方工藝更喜歡縫紉技術的運用,通過伸展或者熨燙等方式幫助衣服在熨斗下成形,蒸汽的使用幫助衣服可以快速的一次就達到需求,歸或拔等方式方法更多的用在衣服的胸部和背部的位置,顯得很有特點。
2、不同的著裝方式
中式的衣服自古以來都是為了生活的方便而設計的,基本都是用帶子來捆綁衣服,而西方則不同,形式多樣,喜歡用扣子等輔具來完成一套衣服的穿著。披掛式的著裝方式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體現(xiàn)了基于西方文化基礎上的獨特性。
二、中西方服飾文化的共同點分析
1、服裝的社會功能
不同的顏色的衣服所體現(xiàn)的人的社會地位會有明顯的區(qū)別,一般來說,在中國古代的服飾基本就體現(xiàn)了這樣的區(qū)別性,比較森嚴的社會等級就會對應相應的社會層級劃分,西方社會也有類似的情況,高貴的人群的穿著是不同于普通階層的人群的。
2、服裝的裝飾審美功能
無論中國還是外國,服裝本身所具有的最大功能之一的審美性自然是無法忽略的,這也是當今層出不窮的服裝設計所體現(xiàn)出來的。因為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地域特征,所體現(xiàn)出來的目光交集索然略有不同,但是總體而言,具體到人物形態(tài)和人物特性上來看,還是有很多相似之處的。
3、服裝的倫理規(guī)范功能
服裝確實是一種文化的體現(xiàn)載體之一,在古代的中國,基于傳統(tǒng)思想和固定倫理規(guī)范指導下的原則就深深的體現(xiàn)了對人們?nèi)粘P袨楹退枷氲募s束性。同樣,西方世界的人們也在自身文化氛圍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思想體系和標準,體現(xiàn)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盡管對于一些問題的詮釋角度不同,但是從根本上來看,出發(fā)點和著眼點都是相似的。
三、當前中國元素在西方服飾上的運用的體現(xiàn)(實例分析)
1、圖案上
中國元素今年來比較多是吉祥圖案、青瓷花瓶、山水花鳥國畫的潑墨手法、書法圖案、中國紅等。舉例來說,武漢紡織大學張文輝老師2010年3月參加巴黎時裝周《紫禁城之夜》作品,將龍袍圖案剪切后拼合,效果非常不錯。另外,青花瓷作為中國元素的重要部分,代表著中國的委婉和韻味。以其獨具的魅力,近幾年吸引了世界的目光。
2、結構上
中國元素在結構上主要是旗袍式披肩立領、側(cè)衩、盤紐、滾邊、紋樣、流蘇等。舉例來說,中國的旗袍立領和斜開襟元素的運用,使服裝簡潔、時尚,妮可基德曼《澳洲風雨情》中的造型就選擇了這樣的方式。3、局部標識上中國原色在局部標識上主要有絲綢面料織錦刺繡、中國結、國粹京劇臉譜、斗笠、馬褂、坎肩、肚兜等。比如說,第六十二屆戛納節(jié)上艾莎阿基多穿著牡丹花口袋群,非常有特點。值得注意的是將中國元素運用到現(xiàn)代服飾上,不是一味鉆研民族服飾,毫無改動的把中國元素組成規(guī)則的整體運用到服裝設計中來,而應該是在世界性、時代性這個前提下,選取某一點對中國元素的創(chuàng)造性使用。
四、結束語
中國和西方服裝在外形上的不同體現(xiàn)的方面很多,其實還是文化的差異導致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況,由于在不同的價值觀、生活習慣方式、區(qū)位特征、歷史發(fā)展等方面的差異根深蒂固,所以難免在不同的人群生活中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展示,形成了各自的風格,通過前面文章的對比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中西方服裝處在一個不斷融合的階段,互相找尋自己的不足同時融合對方的優(yōu)勢和特點。
但是,我們同時也要看到一些消極的方面:第一,一味的拼湊所形成的服裝風格是不被大家所接受和理解的,會造成文化的不協(xié)調(diào)和沖突的出現(xiàn);第二,文化的交融要注意節(jié)奏和方式,不能強行將對立的文化簡單統(tǒng)一,這不是設計的初衷;第三,中國元素雖然被世界廣泛重視,但是要積極把控其發(fā)展的正確方向,如果功利性的或者任意性的使用就會造成元素的貶值,對傳統(tǒng)文化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第四,要特別注意整體性的考慮,要在不同的階段、不同的背景下做出積極的有效的應對,要具有全局眼光和整體思維的深度和廣度,以規(guī)避不必要的風險。只有這樣,中西方服裝文化的交流才會順暢并越來越好。
作者:高苗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