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環境設計論文
一、小區規劃和室外環境的特點與矛盾
1.小區規劃和室外環境協調的特點
現代城市的建筑要求要不僅滿足住房需要,還更加注重環境、美觀效果。只有簡單的鋼筋混凝土建筑并不是一個真正的城市,美好的環境才是一個城市的象征,才適合人類居住,所以現代化建設要強調各個環節相互協調、補充,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現代的建設其性質和任務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在進行規劃設計時要更好的考慮怎樣才能創造出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建筑,而不僅僅考慮住房需要,要協調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對城市的社會發展起到促進的作用;現代小區建筑更加強調地域特點和文化內涵。為了使得小區建筑更加人性化,充滿內涵,要結合當地的氣候特點和文化背景,千篇一律的建筑風格,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在我國廣闊的地域上,能夠反映出當地的特色,是比較受人們喜歡的。
2.小區規劃和室外環境協調統一的矛盾
主要的矛盾可以概括為整體和元素兩個層面。整體層面上的矛盾,首先就是小區規劃和環境設計上的矛盾,在整個的工程進行過程中,協調好建筑單體、整體規劃和室外環境的有機統一是整個矛盾的重點,從規劃開始,基本上就已經確定了整個小區的特點,但由于后期景觀設計等環節,可能是不同的專業人員,即使和原來的工程師協調過,也可能在個人意識情感上,對小區的整個效果有一定的改變,最后甚至得到的是幾個風格的結合體。所以規劃理念和環境設計存在的矛盾是根本性的。其次,整體性矛盾表現在整個空間環境的系統性上,在小區建設中,每一個單一的樓房和局部的環境都是屬于這個小區的一部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整體設計時,完美的結合起來才能處理好空間的整體性矛盾,不能簡單乏味的對空間環境進行序列組合。最后,是經濟技術上的矛盾,小區規劃和環境設計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在商業利潤驅使下,大的容積率和小的室外環境更容易獲得大的收益,這是一方面的矛盾。在元素層面上,矛盾主要表現在住宅建筑的布置上,我們都知道外部環境是受到住宅建筑的空間影響,其不同的布置方式直接決定外部環境的整體布局,小區空間不足或者整個布置方式單一,都在細節上影響小區整體效果。另外,在元素層面上還有地形和綠地兩方面因素,在有些地形上可能滿足住宅的施工技術性要求,但環境上受到很大限制,在綠地設置上往往是補丁式的,整體的生態效益不能很好的獲得。
二、整體層面上的小區規劃和室外環境協調
1.環境設計表達小區主題
為了很好的體現小區主題,環境設計的理念要在配合整個的建筑規劃理念下,表現出自己的特色。具體實施時要真正的理解建筑規劃的主題思想,提取其中的關鍵性符號,通過景觀環境的設計和相關綠化上表現出來,景觀的設置要在建筑材質和色彩上和建筑主題和諧地統一起來。
2.室外環境設計要根據小區整體規劃進行
在小區整體建筑完成以后,室外環境設計要根據留下來的空間進行整體性的構思、設計,不能在小區的局部,實行補丁式的方式進行綠化,安放設施等。合理的分配活動場所和功能性場所。從具體的生活出發,合理的安排各種空間秩序,有一個良好的過渡和連續性。在活動場所上,應考慮小區居住人口的年齡結構和職業特征,在綠地面積、活動面積以及功能性面積上做好合理的配置,在居民生活中經常碰面又安全的地方作為理想的活動場所,要留出適宜居民停留和交往的空間,并在這些地方做好精心的處理,形成精神上的愉悅功能。另外要有合理的功能性區域,特別照顧老年、兒童進行活動鍛煉。小區的路線整體規劃在滿足整個住宅和公共建筑通行的狀況下,最好能夠和外環境合理地統一起來,在小區內設置園林通道,和整個建筑和環境合理的統一起來,形成空間的連續性和豐富性,提高藝術效果。
3.利用室外環境的理念進行小區規劃
要想使得小區規劃和室外環境的協調統一,根本上要從建筑的規劃做起,對整個的建筑框架開始就采用園林式的設計風格,多運用曲線,合理的和外部環境統一起來,將周圍的室外環境和建筑本身進行融合,為以后的室外環境提供良好的基礎。
三、元素層面上兩者協調性分析
元素角度也就是具體到更加細節的問題上,室外的空間基本是由建筑圍成的,所以首先要在住宅樓本身上做好設計,使得局部的空間結構更容易和整體形成連續性。使各個建筑之間圍成的空間圖形充滿藝術性。在地形和綠化上,合理的利用地形地貌,做好地下車庫、地下排水、建筑之間的層次等和地形的關系,結合地形地貌進行環境設計可以省去很大工程量,并和自然完美的融合在一起。
對于我們居住環境的建設我們不僅認識到總體規劃和室外環境整體設計的重要性,更應重視兩者的協調性。在整體層面上,小區的建設既要通過建筑規劃理念來體現小區的主題,又要做到室外環境設計兼顧小區整體規劃進行,同時盡量做到室外環境的理念來指導小區規劃。在元素層面上,從設計開始就兼顧室外環境設計的理念,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自然風貌,使室外環境設計與建筑整體結構更加容易的融合為一體。
作者:常智毅 單位:清徐縣城鄉勘測規劃設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