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數據分析
1.教師基本信息
從性別結構來講,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的女性骨干教師比例高達到98%,由此可見,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是一個女性教師占絕對主導地位的專業。從年齡結構來講,35歲以下的青年骨干教師占31%,其余均為35歲~50歲的中年骨干教師。這主要是因為骨干教師在學歷、經驗、實績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績、具備一定的學科地位需要經過較長時間的鍛煉。相較其他專業,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骨干教師的年齡結構更趨于年輕化。從學歷結構來講,該專業骨干教師的學歷層次以大學本科為主,占到教師總數的88%,碩士研究生及以上、大學本科以下則各占6%。從職稱結構來講,高級職稱教師占19%、中級職稱教師占73%、仍有8%的參培教師僅為初級職稱。從教齡結構來講,這些教師的平均教齡為14年;其中教齡5年及以下的有3人,占總人數的6%;5到10年的有10人,占21%;占73%的35名教師的教齡都在10年及以上。可見他們的教學經驗還是非常豐富的。從職務結構來講,專業帶頭人比例占15%、教師比例占81%、還有4%的參培教師主要在學校擔任行政管理職務。
2.教師專業背景
為了系統地了解教師的專業背景情況,以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師本人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術能力、課程目標、課程設置以及對口就業行業企業的崗位勝任力要求為主展開了調查,調查結果如下。
2.1全日制教育專業結構情況
被調查的教師中,僅有4%的教師所接受的全日制教育專業是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包括藝術、醫學在內的與人物形象設計專業相關專業的整體比例也僅占25%;絕大多數從事該專業教學教師的全日制教育專業都與執教專業沒有直接的相關性(見圖1、圖2)。
2.2參加專業相關培訓情況
教師在崗期間所接受的專業相關培訓總人次僅為56人次,其中1周的培訓為7人次,占13%的比例,美發項目是為期1周培訓的主要項目。4周的培訓為16人次,占29%,在不同時長培訓中位于第二位,美容師項目培訓是構成該部分培訓的主要項目,占該部分培訓總人次的近一半。5~12周的培訓位列第三,占26%,美容師項目依舊是人次貢獻第一的項目,占該部分培訓項目總人次的三分之一。12周以上時長的培訓項目參培人次為所有時長培訓項目中最多的,達32%,與之前時長的培訓項目不同,美發師項目的培訓人次最高,美容師項目位列第二。從所有專業相關項目的培訓人次比例來看,按照降序依次為美容師17人次,占30%;美發師16,占28%;化妝師13人次,占23%;個人形象診斷6人次,占11%;美甲師3人次,占6%;美容指導師僅有1人次,占2%(見表1)。
2.3行業實踐工作經驗情況
數據顯示,以人次為計量單位,有57%的教師具備行業實踐工作經驗,美容師崗位、化妝師崗位和美發師崗位是教師行業實踐的主要崗位,比例相當。按行業來分類,具備美容行業崗位即美容師和美容指導師(美容顧問)崗位實踐工作經驗的教師最多(見表2)。
2.4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持證情況
項目組根據不同類別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持證級別情況對教師進行了調查,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上述數據顯示,以人次為計量單位,教師平均持證比例達到85%,所持證書中高級以上證書的整體持證比例達到71%,這些都體現了專業教師具有較強的職業技能證書持證意識。美容師證書的持證比例依舊位于首位,占44%;美發師和化妝師各占34%和22%;其余工種則沒有教師持證。
2.5職業技能大賽獲獎情況
共有17人次的教師本人獲得職業技能大賽的相關獎項,獎項主要集中在化妝師和美發師的職業技能大賽上,越是高級別的大賽,獲獎人次就越少,亞洲大賽僅一人獲獎(見圖3)。這與行業內組織技能大賽的主要類別有關,受觀賞性的限制,目前來講,技能大賽主要也是集中在美發師和化妝師這兩個崗位上。
3.教師專業教學情況
(1)執教專業課程情況
教師執教科目情況顯示,有37人(77%)的教師是由其它課程轉至本專業課程教學。在現執教情況中,仍有38%的教師未參與到專業教學中,執教1門專業課的占19%,執教2門專業課的占25%,執教3門和4門專業課的分別占15%和3%,平均執教2門專業課(見圖4)。
(2)職業技能大賽獲獎情況(教師與學生對比)
相對于教師本人獲得各級別職業技能大賽的獎項人次,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的獲獎人次多于教師本人的獲獎人次(見圖5)。
(3)關于學生實習就業情況
校企合作作為職業教育倡導的一種教育形式,在此次接受調查的學校中占54%。學生留在實習企業就業的占20%,對口行業就業(非實習企業)占20%,高達60%的學生畢業后改行。對口行業就業的主要方向為美容相關企業,占比高達60%,美發、美甲及婚慶企業各占10%。
(4)專業培訓進修需求
專業相關知識與技能的進修需求比例相當;整體造型相關知識和技能的需求比例較高;其他類別需求分布得比較平均。從開放性問題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希望增加在企業實踐機會的教師人數非常多,且希望實踐的目標企業主要集中在美容、美發企業。
二、結論及建議
1.結論
根據上述調查結果,得出以下四個結論。
(1)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人物形象設計專業骨干教師隊伍是以中年女性教師為絕對主體的,他們都具備豐富的教學經驗。
(2)現有專業骨干教師隊伍存在嚴重的專業不對口問題。執教相關專業的崗前及在崗進修培訓也存在時間短、系統性差的缺陷,培訓集中在美容、化妝、美發三個工種。超過一半比例的教師具備行業工作經驗,依舊集中在美容、化妝、美發三個工種。教師職業技能證書的持證比例較高,但技師及以上等級的持證比例較低,專業相關技能水平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美甲部分是該專業教學中最薄弱的環節,僅有3人次接受過短期職業技能培訓,其它項目均為空白。
(4)現有專業執教教師絕大多數是由其它專業轉至本專業教學,專業教學時間短。執教的專業課程種類的均值也在2門以上。教師自身對每門專業課的掌握深入程度存在較大的不足。從教學結果來看,學生具備一定的職業技能水平,相對于教師而言,參加大賽的獲獎情況較好,說明教師借助自身豐富的教學經驗,取得了一定的專業教學成果。美容行業是該專業學生就業的主要選擇,但值得思考的是學生畢業后從事專業對口工作的比例不高。
2.建議
(1)相關主管部門應重視引進專業對口教師,同時借鑒高校訪問學者制
隨著行業的發展,滿足社會需求的高等院校人物形象設計、醫學美容專業日趨成熟,也培養出了越來越多具有較高專業理論水平的人才,中職院校也應將專業背景作為人才引進的重要條件。同時,針對現有師資,可借鑒高校訪問學者制,每年有計劃地組織專業教師到高校、科研單位開展專業研修。
(2)專業教師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分階段達到崗位勝任力的要求
專業教師的職責不僅在于教授學生知識與技能,還應該成為學生職業生涯的導師。基于對中職學校教師職責的觀念轉變,根據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復合性較強、對專業教師的能力要求呈現多維度的特性,每位專業教師應該分層次制定自身階段性的專業能力提升計劃,分階段實現崗位能力的提升,這種提升更是一種實踐層次上的提升,通過大量的實踐達到不同階段實際崗位勝任力的要求。
(3)相關部門應致力于架構具備一定柔性的專業教師分類培養體系
柔性的專業教師分類培養體系應該以“人性化”為標志,依據信息共享、差異互補的原則,為本專業教師提供持續學習的機會,以滿足專業教師不斷變化的培訓需求為導向,以促進學習、著眼未來作為培訓的基本職能,從而適應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潮流性的發展特點,避免培訓落實等于過時的局面。只有建立良好的培訓體系、不斷加強師資培訓,中國的職業教育才有可能發展壯大。在這一體系中,除了現有的為大家熟知的渠道與方法外,借鑒企業培訓設計,站在企業的角度獲取最新的市場化信息尤為重要。
(4)師資隊伍的培養應堅持能力本位的原則,以職業能力為依據設置專業教師培訓課程內容
專業教師在教學中既是教授者、也是指導者、還是學習者,為了更好地解決教學內容與企業實踐脫節的問題,專業教師應主動了解學校與企業價值目標追求的差異,避免由于觀念滯后而造成專業教師培訓內容不切實際的現象。為了實現以上目標,在師資培養上應鼓勵學校與企業建立聯系,加大產??、校企結合的力度。作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師,應該把企業實踐視為提高職業能力的重要手段與方法,同時真正深入到企業崗位,以普通員工的心態來從事崗位工作,體會不同崗位工作的價值與困惑,掌握不同崗位工作的實踐技能。
盡管在這一過程中,企業方出于知識產權保護、管理需要等原因,存在一定的安排困難,教師方面還是可以根據相關企業的運營特點,提出合理需要,并在為企業提供價值的基礎上獲得企業的最新經驗與技術。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的取得,只是專業能力提升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
作者:宋曉蕾 單位: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人文與國際交流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