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宏觀經濟學論文
一、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當前,國內的經濟增長處于短期回調狀態,支撐經濟中長期增長的各類要素組合仍比較好,我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良好:工業化、城市化都在快速增長;投資需求雖然有所降低,但仍然比較旺盛。與此同時,我們的勞動力成本將上升,地價將上升,資源環境使用成本也將上升,而且人口老齡化將更加明顯,這些因素將導致我們傳統的低成本競爭優勢逐漸喪失。當前我國經濟正在經歷兩個轉變,即從高速增長轉為平穩增長,從規模擴張式發展轉為質量效益型發展。我國經濟總的形勢是好的,且由于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工農業投資機會多,供給仍然不足,需要滿足市場需求。筆者重點介紹以下幾個方面的經濟形勢。首先是經濟增長形勢,我國經濟仍處于增長“長周期”。從短期來看,房地產行業和制造業仍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另外,企業自主投資較強,制造業增長較快也將推動經濟增長。從中長期來看,企業設備升級等投資需求勢頭不減,國內較高的儲蓄率對拉動內需仍有很大空間,我國經濟將長期處在一個增長通道中。但是,我國經濟增速開始放緩。2013年世界經濟極具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金融動蕩已致外需明顯下降,國內高通脹下的投資拉動模式難以為繼,加之土地可開發數量減少,土地財政拉動經濟的空間縮小,也使內需增長有限,經濟增速呈現逐漸回落趨勢。其次,經濟結構失衡問題嚴重。國內消費嚴重不足,居民消費率持續下降,雖然國家已經啟動刺激內需計劃,但截至目前為止效果并不明顯。過度依賴投資,不僅影響消費,也存在生產能力過剩和閑置,加大金融風險的隱患;依賴出口,國際貿易長期失衡,不僅具有較大的風險,也導致貿易磨擦加劇。再次,曾經支撐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勞動力、土地、礦產資源等傳統要素,其供求關系已發生較大變化,價格持續上升,原有競爭優勢逐漸減弱,一些地方生態環境承載能力已近極限。國內外經濟形勢的重大變化,使得過去那種依賴出口快速增長的外需拉動模式不可持續,憑借要素投入的快速增長模式不可持續,憑借低水平競爭和產能過度擴張的粗放增長模式不可持續。另外,通脹方面,首先,通貨膨脹壓力減緩。經濟回落降低通脹壓力、輸入性通脹逆轉以及國內食品價格進入回落周期促使我國通脹回落。PPI也快速回落。但是,在全球貨幣寬松的情況下,通脹預期短期難以輕易改變;當前經濟內在擴張壓力依然存在;可能存在的自然災害、輿論炒作等都可能成為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的因素。
二、我國宏觀經濟形勢預測
2013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運行環境,我國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國民經濟運行總體良好,但是,面臨著復雜多變的國際宏觀經濟形勢和,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也不容樂觀。以下重點對幾個方面進行預測。首先,“十二五”期間我國將不斷加強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根據國家“十二五”發展規劃,到2015年我國工業化率將由現在的50%上升到65%左右,城鎮化率將由現在的45.7%上升到60%左右。工業產值每增加1個百分點,就可以帶動GDP增長0.6個百分點,城鎮化率每增加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GDP增長1.5-2個百分點。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將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大驅動力。其次,預計投資增速將繼續下滑。與2013年一樣,隨后的拖累我國固定資產投資的主要因素為房地產投資及其相關投資。基建投資,制造業投資在地產相關產業鏈,政策相對緊縮的大環境,以及財政收入下降等因素的影響下將繼續下滑。預計今后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將繼續放緩,在房地產、基建、制造業的投資組合中,制造業相對增速最高。再次,預計今后宏觀調控政策從整體政策框架和總基調上,不會有太大改變,可能仍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正確處理物價穩定和消費需求的關系努力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的方向,促進消費需求的穩定增長;可能會更加關注正確處理投資、出口和消費的關系,有效防止經濟風險。此外,繼續對房地產市場進行調控,使其有所成效。
三、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國際國內各種不利因素的長期性、復雜性、曲折性。在國際金融危機重創之下,世界經濟由快速發展期進入深度轉型調整期。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不容樂觀,面對當前依然比較嚴峻的宏觀經濟形勢,只要我們采取正確宏觀調控手段,運用合適的金融調控政策,就能使我國經濟健康發展。
作者:王偉 單位:江蘇省電力公司大豐市供電公司黨群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