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結果與分析
1、視覺創意設計的內涵
提及“創意”,許多人認為創意就是一種毫無理由、不可捉摸的靈光閃現。其實創意理念來源于設計師對設計主題或設計對象的理性認知。當代著名的廣告大師韋伯•揚認為:“創意的產生如同生產福特汽車那么肯定,創意并非一剎那的靈光乍現,而是經過一個復雜而曲折的過程,靠設計師腦中的各種知識和閱歷累積而成的。”創意絕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對現有的特定資料進行重新組合的過程,缺乏這些資料信息,創意就成了無源之水。好的視覺創意設計就是開幕式表演中的點睛之筆,又如一桌美味大餐中的特色菜,給人印象深刻又回味無窮。正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所說的:“奧運會開幕式的創意,很像我拍電影時尋找好的劇本一樣。電影的好與壞,往往取決于劇本是否精彩。花了一兩年時間尋找好的創意,即使是到了彩排的時刻,我們也仍然沒有放棄好的創意。我們最初的有些精彩創意,經過了一次次考驗,一直堅挺到了最后。”但是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又與廣告創意、企業形象設計等有所不同,它需要在大場地、大場面表演的基礎上,與音樂、服裝、道具、燈光、背景等藝術裝飾以及高科技輔助手段相互協調、配合,否則再好的創意也只能望而興嘆,對開幕式的表演來說毫無意義。因此,創編者在創編中只有找到具有內在力量,能震撼人們心靈的創意點,才能引發持久的、發人深省的感召力,與觀眾產生共鳴。2.2近幾屆奧運會開幕式表演的視覺創意設計無論是國內與國外的奧運會開幕式表演都不乏精彩的創意設計,只是由于不同地域、政治、經濟、社會以及科技發展等因素的局限性,使視覺創意設計在奧運會開幕式表演中的應用歷經了歲月的磨練,從青澀走向了成熟。任何運動會開幕式的編導們都不曾放棄對好的“創意”的捕捉與追逐,隨著時代與高科技的進步與發展,他們將這些好“創意”創作成一個個經典的奧運視覺符號,淋漓盡致地展現給觀眾。
2、2004年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的視覺創意設計
第28屆雅典奧運會是奧運會歷經108年后重回故里,開幕式上近40min的演出,全部演出人員不到2500人,但整個演出簡潔流暢、想象豐富、寓意深刻,38歲的帕帕約安努總導演用當今最先進的高科技手段和極為現代感的藝術手法將希臘古老悠久的歷史演繹得生動鮮活撼人心魄,向世人奉獻了一份精美絕倫且回味無窮的文化大餐。創意設計一:愛琴海與水中五環希臘人的創造力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開幕式主創者最勇敢最大膽的創意就是將愛琴海搬進了奧運會主賽場,有了“愛琴海”,一切對希臘人來說就變得太輕松了,他們只需要回憶一下往事,便可以將奧運甚至海洋文明的歷史原汁原味地呈現在人們眼前。當噴吐著火焰的“奧運五環”在象征著愛琴海的水面誕生的時候,睿智的希臘哲學徹底顛覆了“水火不相容”的東方理念。更讓人驚奇的是由2162噸清水注入的愛琴海被10臺直徑長達0.5m的抽水泵全部抽光,在3min內頃刻間變為陸地。創意設計二:歷史年輪與塞克拉蒂克頭像由諸多演員集體演繹的活體雕塑更如一次完美的行為藝術將人們拉入希臘歷史的年輪。手持標槍坐在戰車中威風凜凜的雅典娜、發動特洛伊戰爭的戰士、長著翅膀的馬兒、擲鐵餅者、摔跤手……這些壁畫中、神廟里的形象活靈活現地矗立在人們面前,每一幕場景中的每個細節都精心雕琢出神入化,平面的歷史立體地凸現,精巧的構思令人贊嘆。在開幕式“寓言”一章中,極具特色的塞克拉蒂克頭像成為開幕式舞臺機械技術系統的最大挑戰。五層樓高的塞克拉蒂克頭像從水中升起,這個巨大的抽象浮雕濃縮了希臘五千年的雕塑風格。場內57m鋼纜組成的18條獨立軌道構成頭像移動的復雜鋼纜網絡系統,每個碎片都有兩個懸浮點,72臺絞盤系統用于提升22噸重的雕像,確保了塞克拉蒂克頭像18塊碎片的準確定位和控制。創意設計三:現代高科技應用雅典奧運會開幕式從舞臺機械、燈光、投影、視頻及音響系統都應用了當前最先進的設備與技術。表演用的可移動燈光超過2000盞,地面安置120臺VL5染色燈為演出添加視覺沖擊,6臺SpaceCannon仰射奧運火炬臺,18臺RobertJuliatCyranos和8臺Lycian形成追光,被潛藏在水下地板中的1600臺LED聚光燈,成就了開幕式閃爍的“銀河”和冉冉升起的“DNA”螺旋投影;開幕式的復雜高空飛行系統包括18個軌道鋼纜,在三維空間內運輸超過10噸重的物件,僅鋼纜的長度就超過了35km;表演場地中心有一個深23m、直徑25m的“密室”,開幕式表演時這里就成為碩大的劇場機器。這些先進高科技手段再加上現代感的藝術手法使雅典奧運會開幕式的創新和規模達到了空前的水平。
3、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視覺創意設計
第29屆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向全世界奉獻了一場以“美麗的奧林匹克”為主題的,獨特、震撼、精美絕倫且極具沖擊力的視聽盛宴。總導演張藝謀及其團隊吸取中華文化的精髓和現代藝術的內核,以簡潔的手法和明朗的色調,將獨具民族特色的“中國元素”,用一個個不可抵擋的視覺奇跡向“鳥巢”現場10多萬觀眾以及全球近40億電視觀眾,宣布了一篇奧林匹克盛典上的中國宣言。創意設計一:擊缶而歌、焰火腳印缶是中國古代傳統的打擊樂器,在開幕式的倒計時中,2008名表演者一邊擊缶,一邊高聲吟誦著孔子“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名句,象征著中國文化以熱情的姿態歡迎八方來客。29個70m寬的“焰火大腳印”,每隔兩秒邁進一步,沿著北京的中軸線向“鳥巢”走來。象征著北京古老的文化足跡和北京奧運會正向我們走來,也意味著中國追尋奧運之夢的百年跋涉。創意設計二:夢幻五環、和平鴿最后一個“腳印”在“鳥巢”長空綻放,美麗的“飛天”把閃光的“五環”托起在北京的夜空。這個由場地中央緩緩上升閃爍出鉆石光芒的五環標志是由影像和實物共同實現的視覺魔術,彎曲、舒展、飛騰,充滿浪漫與夢幻的奧運五環,令所有人心馳神往。百名白衣少女帶領著全場運動員、演員和觀眾,一起用雙手舞動出“和平鴿”的形象,仿佛上萬只白鴿在鳥巢中輕舞飛揚。鳥巢頂部邊沿同時變成了流光溢彩的環形屏幕,播放著全世界各種膚色的人們手舞和平鴿的畫面。這種放飛和平鴿儀式的抽象演繹表現了中國人獨具匠心的創意,這也是奧林匹克歷史上最簡單、最獨特、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放飛和平鴿。創意設計三:歷史卷軸、我們一起走和雅典的“愛琴海”相比,我們也找到了與之相媲美且獨具民族特色,承載著中華文化精髓的中國畫卷。這種長軸畫是中國特有的文化形式,作為開幕式上向全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平臺,它將中國文化的起源與發展、中國嶄新時代的輝煌歷程一一呈現。從最初畫卷上演員們用肢體點染出的水墨山川圖,到來自五大洲的孩子們在現場繪出的五彩兒童畫,再到全球各地約一萬多名運動員在入場時先后走過鋪在體育場內的這幅畫卷的留白部分,用五顏六色的腳印繪成的色彩斑斕的大地,這幅中國式長卷已經有了全人類共同創造的寓意。“我們一起走”這個貫穿儀式始終的創意,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最好體現。創意設計四:多媒體數字技術開幕式總導演張藝謀說“雅典奧運會開幕式已經將舞臺藝術發揮到了極致,要想超越太難了,我們的突破點要選在多媒體技術上。”開幕式上最先進的燈具設備,燈光、照明器材達到300噸,最引人注目的是大量使用了LED高科技手段。“擊缶而歌”中,2008個缶采用了LED光源來點綴;表演區中心舞臺長147m、寬27m的鋪地屏幕是由44000顆LED形成;夢幻五環由4萬多個LED組成的巨大光源使在場觀眾仿佛置身于浩瀚太空之中;“鳥巢”屋頂的檐口立面自然形成了一個高14m、周長500m的空中環幕;63臺大型數碼投影機3機重疊,組成了21組互相連接的畫面,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數碼機重疊、人與投影互動的拼接,21組畫面的邊緣自然融洽,渾然一體,可謂天衣無縫。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多媒體數字技術的應用,達到了千變萬化、規模空前的程度。
4、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視覺創意設計
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用冷處理的藝術手法將“英倫特色”安靜的向世界觀眾娓娓道來,這確實是總導演丹尼•博伊爾在倫敦奧運會開幕式整場創意設計的聰明之處。當人們還沉浸在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大氣磅礴、雍容華美的壯麗畫面之時,倫敦奧運會則帶著“田園”、“島嶼”、“工人”、“孩子”、“憨豆”、“搖滾”向我們安靜的走來。創意設計一:音樂與電影音樂和電影元素的運用是倫敦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的最大亮點。丹尼•博伊爾展現給我們的是英國電影、搖滾樂、工業等充滿現代英倫氣息和代表性的流行元素。“007、憨豆、哈利波特、皮特•潘”這些影視作品深得全球影迷的追捧,滾石樂隊、甲殼蟲樂隊、皇后樂隊則是音樂領域劃時代的經典團體,再加上《猜火車》、《火戰車》、《跳出我天地》這些經典電影片段的使用,不但很好地詮釋了開幕式各個部分的主題,同時也展示了英國在文化產業中的領先地位。視覺創意二:世外桃源草地,田野與河流,野餐的家庭,村莊中的人群,還有耕作的農民,更有布滿各種真實動物的青青牧場和包括城堡在內的各種典型的英國鄉村建筑,營造出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世外桃源”,總導演把奧林匹克體育場變成如詩如畫的英國鄉村,它不僅給觀眾帶來了耳目一新的感受,也讓人們不知不覺地走入其中感受著這如家般的田園美景,同時也突出開幕式的“親民”特色:演出者的笑容、觀眾的放松和整場開幕式類似于PARTY的快樂和親切。視覺創意三:007邦德和英女王女王是一個國家的文化象征和宗教領袖,把007邦德和英女王聯系在一起就變成了倫敦奧運會開幕式的又一亮點,當他們以“跳傘”的方式雙雙空降倫敦時,女王成為了史上年齡最大的邦女郎,事先錄制的短片與開幕式現場相互呼應,這精彩的視覺創意設計被總導演通過各種可能的藝術手法天衣無縫地揉成一體,抓住了現場觀眾的眼球,也觸動了他們的心。視覺創意四:萬人合唱《HeyJude》開幕式的壓軸環節甲殼蟲樂隊成員經典重現,再度演繹了那首曾經感動無數人的《HeyJude》,這首歌是保羅于1968年為列農五歲兒子Julian寫的,目的是鼓勵Julian在失去父愛的情況下也能堅強勇敢的生活。這首歌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的理想和夢努力地活著,不要沮喪不要放棄。而40多年后的今天,這首經典勵志歌曲重新唱響在奧運賽場上,表達了英國人對奧運會和平順利舉辦的美好祝福。
二、今后奧運會開幕式的視覺創意設計取向
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階段歷來就是一個艱苦的過程,它必須歷經產生新創意的驚喜,推翻創意的痛苦,不斷地否定與自我否定才會有最后呈現給觀眾精彩絕倫且耐人回味的開幕式。奧運會開幕式的定位是什么?要表現什么?用什么手段來表現?其中最后一個問題是最難的。
1、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的要素
對于奧運會開幕式來說,在大場地、大場面、大制作的特殊要求下,視覺創意設計的要素不再局限于圖形、色彩與文字,而更多關注的是表演者本身,還要涉及到動作、隊形、燈光、音樂、服裝、道具、場景等許多藝術裝飾,這些要素的相互配合、合理應用才是開幕式表演視覺創意設計的關鍵所在。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愛琴海”就是主創者在表演場景上帶給觀眾的驚喜,“歷史年輪”則在道具上找到了給人以油畫、浮雕般感受的視覺創意。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而歌”、“歷史卷軸”、“夢幻五環”等,則是主創者分別在音樂、場景、燈光等方面找到了好的創意而使觀眾印象深刻、回味無窮。因此,無論是表演者還是動作、隊形以及藝術裝飾,只要有好的創意,開幕式表演視覺創意設計的任何一個要素都能被高度的夸張放大,根據表演的主題,在其他要素的相互配合下,綻放出神奇、美妙的光彩。
2、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的表現手法
在奧運會開幕式表演中,由于觀眾與場地的距離較遠,觀眾的視覺不是集中在某個人的表演上,而是集中在整個場景上,所以大范圍隊形與圖案的變化應是今后視覺創意設計的切入點,這種能有效增強隊形與圖案視覺印象和表現力的表現手法,除了以往常見的正負形、變異、斜投影、矛盾空間等手法,還包括圖底轉換、悖論圖形、正與倒、同構、反比例、夸張變形等33種之多,為導演今后的創作提供了豐富多樣的選擇空間。此外,雅典奧運會的愛琴海打破了傳統奧運會開幕式只有陸地的表演模式。北京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的表演舞臺地球造型,動用了8臺投影機進行球形建模與圖像拼接,與鳥巢上方的DLP屏幕遙相呼應,營造出“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的圣潔天地。這些燈光、投影、舞臺機械、視頻及數字影像的現代高科技手段在豐富視覺創意設計表現手法的同時,也為導演們帶來了靈感和新鮮空氣。
3、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的審美
奧運會開幕式的視覺創意設計審美是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融合,大部分設計者都遵循視覺設計的美學法則:多樣統一、調和對比、均衡對稱、節奏與韻律。如今奧運會開幕式的視覺創意審美在東西方文化的不斷沖突與融合中,在傳統與現代的矛盾對立中,也找到了具有自己鮮明特色的美學特征,就是對傳統的“美”的意識的擴展和再認識。2008年的申奧標志可以說是一個很好的范例,整個標志造型沒有對傳統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運用了中國特有的介于似與不似之間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意象,標志在得到世界認同的同時,也體現了中國文化特有的審美意韻。奧運會開幕式的視覺創意審美應更加注重傳統美學觀與現代設計文化相互融合,將傳統美學觀融入現代審美的視覺模式之中,賦予視覺創意作品以全新的精神內涵和視覺美度。通過把傳統圖形中的默寫元素進行整理、提煉、優化組合,并結合現代設計構成方法及視覺化的藝術表現來尋求視覺創意設計作品的突破與創新。
4、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的藝術風格
在以往奧運會開幕式表演中新古典主義風格、超現實主義風格、光效應藝術風格以及后現代主義風格的應用都有十分經典的作品。尤其是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后現代主義風格的應用,與“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的口號不謀而合,更好地體現出“新北京、新奧運”的奧運主題。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中的“世外桃源”就是視覺創意設計古典主義風格的回歸,藝術家用古典主義繪畫的方法,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懷念以及對現代社會某些現象的批判。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發展,奧運會開幕式視覺創意設計的藝術風格,應順應多元化設計藝術風格的發展趨勢,注重具象的形象與傳統寫實手法的結合;注重借用傳統題材來表現現代人的感受,使傳統的設計理念重新回到藝術中來;注重對古典主義藝術風格的應用;采用國際主義藝術風格,在保持國際化的規范構圖框架內,與民族和傳統文化元素密切結合,融合現代設計觀念,創作出符合時代精神且滲透著本土文化藝術風格的視覺創意設計作品。
三、結論
從視覺創意設計涉足奧運會開幕式,就已經帶給了我們難忘的雅典、驚喜的北京、親切的倫敦,那么擁有熱情桑巴的巴西人民將帶給我們什么樣的奧運會呢?我們將拭目以待。奧運會舉辦國的不同,使奧運開幕式受到不同地域、政治、經濟等因素的影響,但好的視覺創意設計卻始終能跨越國家、民族、語言、文化自甘風險規則作為抗辯理由的呼聲日益增多,查閱中國期刊網,該部分的專題研究論文也不少見,而對受害人同意規則這一古老原則的專題研究,在筆者所能查閱到的范圍內,艾文是第一篇將其于體育侵權領域予以專題論述之作。可以說,正是因為艾文開拓性的努力,才使得本文之誕生具有了可能。但正所謂“愛之深,責之切”,筆者仍然贊同這樣的學術態度:“對評論者而言,不管是一種智識誠實還是一種文字的分寸感,都不需要在思想和文字上有所保留。因為學術批評的價值就在于這種認真的較勁和深入的探究。所以,作者對艾文的批評,其實更是一種自勉,它時刻提醒我們,要認真對待學術——即認真對待文章中的每一條論證,每一種常識,每一項引注;要認真對待體育侵權中的受害人同意規則——不應盲目擴大它,不應過分樂觀理解它,不應因此而否認自甘風險規則的積極作用,因為它關乎著運動員的生命!是為余論。
作者:閆麗敏 單位:河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