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對職業素質發展的促進與原則
1.構建職業院校特色的體育課程結構體系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要按照各個專業的實際狀況和專業的特征,圍繞職業教育特征進行體育課程的開發,以學生的就業和工作能力的培養為目標,將學生在畢業后進行職業勞動所需的身心素質為發展方向,逐步構建職業院校的體育教育特色。例如:按照職業院校不同專業的神態活動特征、學生畢業后的工作方向,進行專業體能、職業病預防方面的體育教學內容設置,通過必修加選修的課程設置方式,提升職業學校學生職業體能和身體素質的發展水平。同時,為了實現學校體育對學生體質發展的促進,需要加大對日常體育普及型教學內容的實施。以此來滿足學生個性化和職業發展的需求。通過實現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生活化,圍繞不同的專業發展特征,幫助學生掌握與職業特征項符合的身體練習和鍛煉的方法。
2.提升教學內容與專業能力發展相協調的契合度
為了更好地促進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目標的實現,幫助職業學校學生能夠更快的適應畢業以后的工作環境,需要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有重點和針對性的豐富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內容,構建更為適合職業院校專業特征的體育課程內容體系,使職業院校學生在工作以后能夠盡快的適應崗位的需求。這就要求職業院校不斷的推進體育教學內容改革,結合職業學校專業特征、學生能力構成特征,逐漸實現體育教學內容的現代化、專業化和多樣化。因為職業院校不同的專業對學生的體能要求是不一樣的,并且不同職業對身體帶來的危害也不同,因此,這就要求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有針對性的發展學生的職業體能發展能力和職業病的預防能力,通過提升學生的鍛煉積極性和思想認識,使職業學校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同職業技術和體能的發展相互契合與促進。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工作以后針對職業特點所需的健身鍛煉方法和健身計劃的制定。并且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有目的的發展學生的職業病的預防、保健能力。同時,加大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的宣傳,使學生在掌握科學體育鍛煉的方法、原則、損傷預防的基礎上,能夠自發的、長期的進行體育鍛煉。職業院校體育教學更要以發展學生的個性為目標,培養思想先進、專業能力強的人才。
3.科學設置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年限
當前,在我國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專業課程設置和就業的影響,大部分職業學校在一、二年級開設了體育課,到三年級的時候,因為實習、找工作等原因,而不再進行體育課的設置。我們認為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目標,需要以專業和培養目標為依據,在一、二年級為學生打下良好的體育能力基礎之后,可以在三年級進行體育選修課、專業工作保健課等等,所開設的內容要同學生所學專業緊密的結合,通過這種課程教育方法,為學生畢業后的實習和工作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職業學校學生身心處于發展的關鍵階段,身體的可塑性和敏感性較強,這就要求在延長體育教學年限的同時,要注重對體育教學內容的把握,避免單一、枯燥體育教學內容的連續性實施,以有效地保護學生的體育興趣,提升學生主動、積極性,為學生后期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
二、職業院校體育教學對學生職業素質提升的實施策略
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作為發展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平臺,在實施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構建具有職業學校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下面我們將從專業特點、職業危害的預防、教學內容的創新等方面,展開對職業院校體育教學與學生職業素質提升的分析。
1.根據專業特點,實施體育教學
在我國社會生產力不斷發展的今天,職業門類不斷細分,專業特色越來越明顯。這就對從業者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要按照學生專業的特征,密切聯系職業勞動的特征,做好學生今后所從事的工作對學生體能和其他能力的分析,進而通過實施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選擇,來提高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針對性和專業促進作用。在重點發展學生體能水平的基礎上,可以培養學生的專業工作動手能力。例如在進行機電專業的體育教學時,因為機電專業的學生畢業后,從事的工作類型主要是鍛工、車工等,機電專業學生勞動特點是全身參與式的勞動,體力勞動的強度較高,需要固定身體的某個部位進行重復的用力,在工作的過程中,各種身體姿勢都有,這就要求機電專業的學生具備良好的上下肢力量、較高的抗疲勞能力。因此,針對機電專業學生工作后體能要求的特點,教師就可以通過輕器械練習等方法,發展機電專業學生的力量和耐力水平。土木工程系的學生在畢業工作以后,可能會在建筑物上面工作,這就要求具有良好的身體平衡、支撐等能力,這就要求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借助平衡木等器械,對學生的平衡等能力進行發展,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專業體能。
2.加大技能培養力度,創設模擬勞動環境
任何一種職業勞動必定會表現出一定的實踐形態,在職業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加大對不同專業勞動方式的研究和分析,在全面把握勞動方式與特征的基礎上,以體育練習為手段,模擬勞動技能實施體育教學,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又發展了學生的專業技能。例如在進行建工專業體育教學的時候,由于工作勞動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磚塊等材料的拋接,教師就可以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借助排球的傳墊球技術的練習,來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因為排球墊球練習的時候,用力方向和動作的把握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業勞動結構認知和動作感知有著良好的幫助作用,通過有效的動作遷移,來促進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除了實施有針對性的勞動技能模仿練習,還可以進行勞動現場的模擬,在運動場上劃出一個特定的勞動場地,讓學生在不同的位置、高度,做實心球的拋接動作練習。教師也可以阻止學生在不同的位置進行啞鈴的搬運,提升學生的勞動意識和能力。
3.提升學生防范意識,提升保健教育效果
在社會分工與實踐的過程中,每種職業都會對人體產生一定的影響,這種影響的程度與防護、預防水平的高低有關。在個別的職業領域,因為防護不當等問題,會對工作人員的身心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每個勞動者要了解所從事的勞動的職業危害的成因、后果,通過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來最大程度上降低勞動所造成的危害。這也要求在職業院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學生的專業特點,教會學生認識和了解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可能潛在的危害,在此基礎上通過模擬練習等方法,幫助掌握學生預防職業危害的方法,通過運動保健、養生教學等,讓學生基本上掌握消除職業危害的鍛煉方法,通過科學的保健和體育鍛煉,提升工作后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職業院校體育教學作為發展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平臺,在實施的過程中,體育教師需要改變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構建具有職業學校專業特色的課程體系。在滲透職業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學生職業素質和能力,為學生畢業后走上工作崗位,提供足夠的工作適應力、職業危害防范力等,為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特色性和專業性,提供有效的保障,為更好的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創造條件。
作者:黃文忠 單位: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體育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