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農業發展論文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休閑農業拉動了即墨市經濟增長、推動了農業轉型升級、促進了農民持續增收,帶動了村莊生態文明建設。但目前即墨市的體閑農業,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其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較多問題:第一,休閑農業布局不夠合理,建設水平較低,產品項目雷同,特色不突出,精品極少。第二,政策法規不健全,管理不規范,缺少對休閑農業管理的統一標準。第三,投入不足,基礎設施條件差。
二、加快發展即墨市休閑農業的建議
休閑農業是一個集現代農業與旅游業于一體的新型產業結構,它不僅能帶動農業產業提升,促進就業,增加農民收入,更能改善農村的生態環境和精神面貌,具有“生產”、“生活”、“生態”的立體效應,是建設美麗鄉村有效途徑。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增長,居民的消費意識和消費能力大幅度提升,成為地區休閑旅游的主力軍。除此之外,即墨市地處青島近郊,區位優越,交通便捷,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農業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和極大數量的游客資源,市場開發潛力巨大。
1.因地制宜,科學制定發展規劃。
即墨市休閑農業在總體上仍處于發展初期,因此要提高認識,把觀光休閑農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來抓。在編制規劃時,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的原則,避免雷同、重復建設。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民俗特色、人文歷史等資源,將農業生產、生活、生態進行有機融合,突出農村天然、質樸、綠色、清新等特色,統籌全市休閑農業資源,做到有序發展,相對集中,規模開發。
2.突出特色創意,走品牌化、精品化發展道路。
目前各地都在花大力氣發展休閑農業、旅游農業,爭奪客源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發展休閑農業唯有靠突出自身特色、創立品牌,打造精品。休閑農業品牌化要求休閑農業把各種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以市場為導向,結合當地資源,研究特色、挖掘特色,從科技、藝術和文化等方面進行有創造的改造。充分利用當地的農業景觀資源、民俗藝術及風土民情,突出農味,在農字上做文章,將其融入一年四季的休閑農業中,達到游客求變、求異、求新、求特、求美的消費心理,形成自己的特色,創造自己的品牌,打造出既有創意又有品位和形象的休閑農業品牌。休閑農業精品化則是立足當地獨有的資源,進行有創意的改造,形成獨特的創意,打造出獨一無二的、別人難以復制的獨特旅游產品。
3.加強管理,促進規范發展。
要建立和完善領導體制,有關部門應加強指導,分工負責,形成合力。借鑒國內先進地區開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服務質量等級評定的好做法,制定休閑農業發展標準和規范,就從業資格、經營場地、接待設施、環境保護等方面,對經營休閑農業鄉村旅游作出明確規定和具體要求。抓好示范,扶持典型,促進全市休閑農業逐漸向規模化、產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成立行業協會,進一步規范內部管理,提升經營水平,提高服務質量,使休閑農業走上健康有序發展之路。
4.加強培訓,提升從業者素質。
結合農村勞動力培訓,要著重培養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專業特長和較高素質的休閑農業實用人才,對他們加強旅游政策、市場動態、經營和環境教育等知識學習,組織到先進地區參觀開拓視野,不斷增強業主自我發展、自我規范、自主創新的能力,提高休閑農業的服務檔次。同時加強對休閑農業從業人員的農藝知識、食品衛生、安全生產、誠信意識等方面的培訓,提高其綜合素質和服務水準。
5.政策扶持,多元化的資金投入。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要為發展休閑農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對發展休閑農業要加大政策扶持。如:以獎代補、減免相關稅費、大力發展農村金融等政策。
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經驗、有實力的企業進入休閑農業領域、吸引多元投入開發,引導社會資本、民間資本和外來資本投資休閑農業。
三是政府上要加大投入。設休閑農業專項發展基金,優先對特色明顯,運行規范,前景廣闊的休閑農業實體給予扶持,主要用于完善硬件設施、改善生態環境。
作者:高信巖 莊坤 葛會獻 單位:山東省即墨市農業局 山東省即墨市社會勞動保險事業處 中節能光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