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學前教育論文
一、我國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實踐中,不少幼兒教師均普遍承認,由于自己的精力和水平有限,一些非常好的想法無法落實。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幼兒園沒有在教師原有的教研活動的基礎上積極支持和鼓勵自己教師完成科研活動而是在走走形式、草草結束,導致教師失去了認真完成科研活動的動因,最終喪失了教師創(chuàng)新教育模式的機會。
二、我國幼兒學前教育教學問題的解決建議
1.幼兒教師應該信任并反思自己的教學風格
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就是,忽略幼兒教師的個體經驗、沒有充分尊重他們的教師風格是導致目前富有教學特色和教學個性的幼兒教師數(shù)量越來越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標準化”的教育和培訓之下,幼兒教師仿佛成為流水線生產出的產品,缺乏個性和特色。
我們必須知道,幼兒教師有著自己的人生經驗和專業(yè)知識,是一個個獨立的、具有思想的個體,幼兒教師能夠借助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來不斷優(yōu)化自己的教學模式。所以,鼓勵幼兒教師信任自己的個體經驗,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獨立思考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唯有如此,教師的實踐智慧才能夠得到充分地發(fā)展。
2.積極采取多元化的智力開發(fā)教學方法
幼兒階段的智力開發(fā)對于他們的日后成長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幼兒學前教育可以采取的智力開發(fā)措施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第一,提高幼兒的日常觀察力;第二,有目的的訓練和發(fā)展幼兒動作;第三,積極豐富幼兒的語言觀念和語言意識;第四,高度重視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第五,重視提高幼兒的記憶能力;第六,允許并鼓勵幼兒的各種創(chuàng)新意識和行為。
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在幼兒學前教育教學中給予幼兒豐富多彩的生活經驗,能夠為幼兒日后發(fā)展提供有益的生活內容和生活經驗。如,在語言意識的培養(yǎng)中,可以讓幼兒學習“我愛爸爸,也愛媽媽”等形式,讓幼兒在學習語言模式的同時,也感知語言中的情感。
3.重視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播種行為,收獲習慣,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一句話道出了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堅持科學的教育方法,對于培養(yǎng)良好行為習慣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兒喜歡聽有趣味的故事,而充分利用故事教育的載體,對幼兒進行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可以產生較好的效果。為培養(yǎng)幼兒愛惜糧食,我們向幼兒講述了《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再組織幼兒討論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啟發(fā)幼兒愛惜糧食。在故事教育之后的進餐中,幼兒扔飯菜的行為明顯減少了。
幼兒學前教育的質量主要體現(xiàn)在幼兒學前教育過程的質量水平方面,因此,幼兒教師需要高度重視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每一步教學指導,只有充分把握每一個幼兒的實際情況,才能夠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當然,幼兒教師的教學實踐智慧如何優(yōu)化、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如何推進、學前教育的質量如何提高,這些還需要廣大幼兒教育工作者為之不懈地努力奮斗。
作者:張愛紅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實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