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英語教學論文
一、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是素質教育的指導者和教育者,是教育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對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中發(fā)揮其主導作用,必須做到一鉆、兩精、三設計。
一鉆是鉆研,包括對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的學習和掌握,對課程標準的把握及對教材透徹的理解。
兩精一是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應設計一些趣味性教學活動,使學生在一定語言環(huán)境中增強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二是精雕細刻,包括教學環(huán)節(jié)和程序及時間的安排和細節(jié)的處理。教師在英語教學中要對本課所講的重點及難點做精雕細刻,從而做到點、線、面結合,使學生在復習中得到新知,在新知中得到鞏固。
三設計是指:一設計教學過程,使過程最優(yōu)化。在設計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考慮教材的內容;其次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特點。二是設計在教學過程中的語言情境。教師在英語教學中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從而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及欲望,使學生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下主動地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三是設計教學手段及方法。
教師要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如幻燈片、錄像、錄音機、語音室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及場所,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給學生主動參與的機會,不僅要學生學會,而且要在教學中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從而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二、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中,教師是指導者,學生是被指導者;教師是教育者,學生是被教育的對象。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是內因,它決定了學生掌握知識的可能和限度。
教師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起作用。同時,過程是學生能動地反映現實的過程。雖然是一項比較艱苦的勞動,但是要提倡愉快教育。尤其是英語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主動、積極地學習。
三、以練習為主線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尤其是英語教學中著重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進行交際的能力,使學生得到充分的聽、說、讀、寫訓練。一方面要培養(yǎng)熟練的技巧,另一方面要使學生通過使用語言而“悟”出語言和使用語言的規(guī)律。而教師在教學過程在加強基礎知識教學的同時,要引導學生將課本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即從課本走向生活,從而達到運用語言培養(yǎng)交際能力。教師還應要求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當需要時能及時準確地反饋出來。這是學習知識、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能力所必須的,在教學中要自始至終地練,而且練習要做到多樣化。
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創(chuàng)設情境,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交際活動,通過交際活動訓練達到學習英語的最終目的,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獨立性,使素質教育貫穿于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
作者:杜煥玲 單位:神木縣第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