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家庭教育論文
一.家長們的思考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
為什么許多家長歡迎孩子的學業“減負”而不敢“減負”?因為家長們看到了許多“終點決定起點”的現象,當孩子畢業以后,馬上面臨的是參加單位招聘,名牌大學的牌子和?學歷是敲開許多“好單位”大門的一把“金鑰匙”。現在許多招聘單位的應聘條件門檻很?,且常常“超標”,如大專以上,結果招的大專畢業生很少,不少都招了本科以上的畢業生。招聘條件上說招本科以上的畢業生,結果碩士、博士占了大多數。當然學歷文憑不?的工作也不少,但大多數是簡單勞動,報酬相對來說比較低。社會無聲卻很實在地告訴大家’名牌大學和學歷文憑高的孩子,其第一份工作相對文憑低的孩子更有含金量。報酬普遍比文憑低的孩子要?。其次,好學校和相對學歷?一點的孩子群體內會有一批將來成功概率?一點的同學,這就可能成為孩子未來發展的人脈??印N以??使?磯嘈律??募頁ぃ漢⒆映ご笠院竽閬M??鍪裁垂ぷ鰨看蠖嗍?⒆擁募頁ざ薊卮鶿擔好揮鋅悸槍??幌M??馨咽檳詈謾N矣治剩涸躚?惆咽檳詈昧??回代\擔耗詈玫拇笱В??從懈齪霉ぷ鰲
2.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由第一個問題便引發了第二個問題——“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初,這個思想并未真正落實在學科知識上,可以讓孩子學畫畫、學書法、學舞蹈、學鋼琴、學下棋、背唐詩等等。但隨著孩子進幼兒園以后,幼兒英語、幼兒算術和幼兒漢字認讀便開始了。進小學以后,除少數學生還堅持興趣學習之外,許多學生開始了學科知識的追求。進中學以后,少數學生中又有許多學生離興趣活動而去。為什么?因為要考重點?中和好的大學?,F在各種類型的補習班越來越多,而且越來越有應考的針對性。這就說明,家長對學校教學的質和量還是有許多顧慮。如果“小學減負十條”在學校得以認真貫徹,而對家長的教育認識不能很好引導的話,那么,使用檢測手段進行有效家教的課余學校應該會生意更加興隆嘍!
二.家長的困惑
1.“減負”后的學校教育質量問題
學校在執行“減負”政策后,孩子的學習質量如何有效地保證?沒有作業或統一考試的量化檢驗,家長如何能清晰地知道孩子學習狀況的確切信息?家長還擔心一旦孩子疏于學業,沒有作業或考試的學校會不會不能及時發現,其苦果由誰承擔?
2.孩子在家時如何安排
過去,有一定量的回家作業,家長不用操心孩子的課后時間安排,因為一定量的作業需要一定時間的保證才可能完成。如今回家作業很少,甚至沒有作業。他們的課余生活時間如何安排?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安排。許多家庭還是會讓孩子上補習班,這樣家長就用不著去操心時間的安排,因為有補習班的老師在一定的單位時間內把握過程和節奏。如果家長也響應“減負”號召,不讓孩子上補習班,有誰能告訴缺乏教育經驗的家長:
(1)放學以后、節假日孩子的生活如何安排?
(2)興趣如何培養?
(3)已經學到的知識如何鞏固?
(4)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如何在家庭的衣、食、住、行中滲透和培養?
(5)觀察能力、分析能力、比較能力、判斷能力與決斷能力如何在生活中滲透和培養?
(6)無論干什么或者學什么,這個過程的安排和管理怎樣進行?孩子減負后的另一方面是家庭的增負,而家庭的增負不僅僅是在時間上的,更在于家長如何對孩子進行科學、有效的教育。怎樣的教育才能把孩子培養成全面發展的人?因此,減負后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教育就成了一個新的命題。
三.指導家長的家庭教育的前提和途徑
1.前提
(1)學校層面除了執行“減負”政策以外,必須注意教師隊伍的培養,著力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與綜合素養,使學生喜歡上教師的課,認真聽教師的課。通過課堂教學質量的提?來減負增效,這樣才能使家長安心。
(2)學校必須把培養小學生的學習習慣作為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來抓,把學習習慣的培養研究透,并把學校的培養過程告知家長,希望家長進行配合。另外,學校要研究家庭教育中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并且把孩子在培養學習習慣的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困難、如何正確看待這些問題、如何正確處理的方法傳遞給家長。
(3)有關部門對家庭教育要有一個系統屆、考,可以以《上海市0-18歲家庭教育指導內容大綱》作為基礎文本,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從育人的?度出發,設計具有操作性的家庭教育內容,其中滲透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并在實施過程中提醒家長:在過程的節點上孩子可能產生的普遍性問題是什么?如何進行引導?
2.途徑
(1)定期召開不?桌嘈偷難???富幔?橇私庋??諦:馱詡已?昂蛻?詈芎玫耐揪丁K?鞘適鋇髡???諦S行Ы逃?萄У牡諞皇中畔ⅰ
(2)定期召開不同類型的家長座談會是了解學生在校學習和生活感受的很好途徑,能補充了解學校召開的學生座談會的信息。其次,能掌握學生在家學習和生活的情況。綜合這些信息,便干對家長進行新的家庭教育指導。
(3)進行系統的家庭教育指導講座,把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及其可能產生的行為表現事先告知家長,并且把處理這些問題的一般方法與途徑傳授給家長。這樣家長會事先得知什么年齡階段可能產生什么問題,能比較有把握地觀察孩子的成長過程,針對孩子的不同行為表現,有章有法地進行處理。
(4)進行不同主題的分類指導例如興趣的培養問題,首要的是興趣項目的選擇,然后是興趣項目的嘗試,感到有可能進行的時候,接下去才是興趣項目的培養,包括興趣的堅持、興趣堅持中的困難克服等。如果堅持不了已定的興趣項目,不用緊張,不斷的選擇會拓寬孩子的視野,使他們逐漸變得見多識廣,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認識的提?,將來他自己會有一種明智的選擇。又如,如何看問題,其中就包括社會問題、家庭問題和個人問題。社會問題有好有壞,教會孩子從宏觀、中觀和微觀的角度去客觀地觀察社會問題,結論一定要包含正確的“三觀”。這樣的家庭教育指導,會使孩戶既看到客觀世界,又看到客觀世界中的自己,產生對自己的正確認識。養成了全方位思考問題的方法,能使孩子健康地成長。如果遷移到學業上或其他方面,各類進步的取得就水到渠成了。
(5)開設家庭教育個別輔導“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生長于不同家庭的孩子問題看似表現形式大致一樣,但許多誘發因素是不同的,如果我們有經驗豐富的、既懂教育教學又揸長于心理學和家庭教育指導的老師“坐堂”,那么,解惑和輔導家長將會有針對性,效果可能會更好。
總之,在考試制度改革之前,“減負”僅靠學校力度是遠遠不夠的,只有在讓家長既安心又能進行科學的家庭教育的情況下,“減負”才會落到實處。
作者:屠傳信 單位:上海市虹口區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