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建設及利用的特點
首先,館藏資源的全電子化,圖書、影像制品等等都以數字文件的方式存在,而在虛擬圖書館中,可以盡情地模擬各種表現形式;其次,圖書館管理的自主化及集中化。人們通過在自有智能終端上登陸賬號密碼,可以進行圖書查找、借閱、購買或者分布。同時可以擁有多個圖書館的定制化服務,不僅可以管理自己的預讀愛好、習慣,還可以進行讀后的分享等等。上面描述了未來圖書館的理想狀態,但在短期內,大部分圖書館都還處于實體與網絡并存的狀態。或許未來實體圖書館也有存在的價值,畢竟有人喜歡拿著紙質的書到圖書館閱讀等等。盡管如此,對于大部分圖書館而言,網絡化帶來的沖擊將徹底改變他們的存在方式。
二、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面臨的挑戰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系統面臨的主要挑戰有集中在實體與網絡兩個環境下管理的融合,以及移動互聯化帶來的沖擊。首先,電子出版及閱讀不再是現實閱讀行為的補充,圖書館為了滿足爆發增長的在線借閱和移動閱讀的需求,必須投入大量的資金、人力來建設圖書館的數據庫、通信網絡及應用軟件。并需要在實體圖書館和網絡圖書館間找到投資最大化的平衡點,隨著網絡化的深入影響,實現平滑過渡。同時,實體的圖書館仍具有存在的意義,圖書館管理不僅需要及時應對網絡化的挑戰,還需要保持實體管理的品質。許多讀者鐘愛傳統的閱讀習慣,因此希望圖書館能夠提供一個與外界隔絕的空間,讓讀者享受書本帶來的快樂。因此,圖書館不能過于極端地進行網絡化的管理改造,而忽略了受眾最為原始的閱讀需求。因此,面對兩種不同的經營環境,客戶的需求需要匹配的產品和服務來滿足,在網絡化的大潮中,圖書館管理需要巧妙融合兩種情形下的管理機制,從而滿足客戶不同的閱讀習慣和需求。其次,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從內部封閉式變為開放式、從圖書數據管理轉變為用戶行為管理、從圖書資源保存轉變為圖書數據安全防護、從靜態管理變為動態管理。相對于圖書館的管理人才構成而言,網絡環境下的管理運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開放式管理是指,圖書館資源通過網絡,開放給消費者,而不知道消費者在哪里、用怎樣的終端在使用或者對資源進行如何的利用;原本圖書館管理的重心在于館藏資源的管理,借閱管理是僅僅局限于借閱行為記錄。在網絡環境下,圖書館需要對每一個客戶建立客戶數據庫,記錄客戶的身份認證信息、閱讀習慣等等,并為之推薦相應的資源;而最為嚴峻的挑戰在于:一是圖書資源的安全防護,及保護圖書館資源在網絡傳播過程中不被破解、復制或改寫;保護圖書館網絡系統不受各種網絡攻擊的侵害;保護消費者的身份、賬戶信息不被丟失或竊取等等。二是移動網絡下的大數據及客戶遷移。大數據將對圖書館網絡系統帶來負載沖擊,導致通信質量下降,如丟包、延時等等,嚴重影響服務質量。此外,客戶地不斷移動,變換接入網絡及設備,需要圖書館管理系統能夠進行動態地數據遷移進行快速反應。
三、網絡環境下圖書館管理系統優化運行的建議
網絡化浪潮中,圖書館應當避免盲目進行改造新建,而應搭建全新的管理框架,并建立關鍵的網絡運營平臺。在數據庫、安全網絡及管理人才等關鍵模塊上進行突破后,再循序漸進地進行網絡化地普及應用。首先,未雨綢繆,構建面向未來的網絡化管理架構。及根據移動互聯、大數據和云計算的特點,并針對圖書管數據交換的特性,設計和建造匹配的數據中和網絡架構。相對于普通多媒體的網絡應用,圖書館管理網絡中交互的數據以文字為主,相對視聽文件而言,易于管理,投資需求較低。因此,圖書館管理網絡化不可過于盲目跟風。其次,加快引進IT人才,提升自身圖書館網絡管理系統的設計及運維能力。其中,網絡化圖書館的一種重要組成是有好的交互界面及多樣的客戶應用。因此,網絡設計及應用開發人才是未來圖書館建設管理的核心需求人才。最后,圖書館應對實體經營進行創新管理,實現網絡與現實的協調和融合。即保持傳統閱讀模式的魅力,并在其基礎上假如網絡化的便利。
作者:暢玉潔 單位:山西省晉中市晉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