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科層理論的定義及理論來源
科層理論的特征:
1.成員的權利和責任都分工明確;
2.等級職位突出;
3.組織成員的選擇應該堅持量才為用;
4.管理人員為專職的公職人員;
5.組織內部有嚴格的規定、紀律,并毫無例外地普遍適用;
6.反對組織內部的任人唯親。由科層制的特點而導致科層理論的正負功能也非常分明,具體如下:
(一)正功能是指能夠有效推進組織管理的功能,滿足大規模的協作需要。具體而言,科層制能對穩定的、可預測的、相對均一的環境較好地組織管理;能快速應對日常性、重復發生的事件;能保證大型組織運作的穩定性、連續性、普遍性以及公平性。
(二)負功能是指有損組織管理、降低管理效率的功能。具體而言,其對突發事件缺乏適應性和靈活性;不能將傳統結構與現代文化有效結合起來;在發展過程中,產生了形式主義、本位主義、寡頭政治等消極思想,從而有損組織管理,降低管理效率。因此,重要的是完整地、科學地理解科層制。韋伯提出,科層制的結構特征有:根據組織目標進行勞動分工并實現專業化,實行等級制原則,建立合法權威。科層制通過穩定的規章、程序運作,其職位占有者具有非人格化的理性特征。
二、中國政治背景下的科層實踐
目前,中國的各種行政機構都與科層制的管理形式相關,但是由于受傳統因素影響,在科層管理過程中,顯示了很多負功能。隨著社會的變遷,傳統的組織結構與現代文化之間出現沖突、差異,管理受到百般阻撓。在現代化的中國,想圍繞“科層”來建立科層管理模式,必須考慮兩個因素:歷史淵源、時代特點。應以科層理論為主導,結合現代文化、傳統因素,建構適合中國國情的現代科層制,以適應社會的現代化轉型,建立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三、科層理論管理模式探究
什么是好的管理模式?沒有統一的標準。當一種管理模式既能適應環境,又能提高管理效率,那么它就是好的。采用科層制是現當代社會最常用的形式,但是趨利避害、充分發揮科層制的管理優勢,是我們必須需認真思考的問題。管理是一個全局概念,包括組織管理、人員意識、制度管理,只有這三方面協調、合理,管理才能真正落到實處,所以,對于管理模式的探究,也應該從這三個方面來把握。
(一)嚴密合理的組織模式
什么樣的組織,就會有什么樣的管理水平。在科層理論指導下,管理模式首先應從建立嚴密合理的組織機構開始。組織結構應該講究嚴密性。組織結構是保證決策制度推行的可靠保證,每個成員的職責權限的合理分配,能避免互相推諉和組織結構的繁冗重疊。組織結構的合理性體現在,組織內部每個成員所擔負的工作都是合理、明確的,堅持人性化,目的是保證對組織成員控制和組織活動的合理性。組織中的任何成員都是組織結構的執行者,在嚴密合理的組織下,需要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遵循組織的規章制度,約束自己的行為,協調成員之間的工作關系。嚴密合理的組織結構是提高管理效率的保證。
(二)科學有效的人才培養模式
1.人才選擇應該堅持任人唯賢,量力用才。
2.建立公開透明的招聘競爭和晉升機制,保證人才選拔的公開、公正。
3.充分發揚注重知識、尊重人才的社會風氣,充分保證社會對人才的認可。總之,有了好的領導和員工,組織就擁有了最寶貴的人力資源。
(三)嚴謹完善的制度機制
規章制度的建設一直是管理建設的重點,詳細的規章制度規定了組織中每個成員的責任及其相互關系。韋伯的科層制是以規則為依據,推行有效的管理模式,從而保障組織機構及人員的有序工作,提高管理效率。在科層理論下,制度建設應把握三個要點:
1.制度的規范性和程序性。制度不僅僅是組織成員遵行的規章,還是組織活動成功實施的保證。規章制度制定時要規范,切實可行,保證崗位職責的推行;在執行過程中,應講究程序性,保證法律、政策的支撐。
2.制度的指導性和約束性。制度的指導性體現在指導每個組織成員的崗位及崗位職責,包括具體工作內容,如何開展生活;而制度的約束性則指出個體的錯誤行為及錯誤行為的處罰方式。這些都少不了法律、政策的保障。
3.制度的激勵性。制度不僅僅是規范組織人員的行為,更重要的是激勵人員,培養其擔當意識和服務意識。規章制度是科層管理的基礎,它能有效保證科層組織活動的常規性、穩定性以及連續性,提高組織活動的實踐性。
四、結語
科層制雖然是已知最有效的管理模式,但是在運行過程中,還需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才能充分發揮其優勢。通常來說,科層管理模式應結合歷史傳統因素和社會文化的特點,圍繞著科層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三方面:管理組織、管理制度、組織成員,讓組織成員在嚴密合理的組織結構中,遵循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效率,充分驗證科層理論的優勢。
作者:陳興建 單位:中共銅陵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