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投訴現狀分析
1.住院部分
按患者住院不同的時段進行分割,可以得到3個相對獨立的單元,即入院、住院期間和出院3個模塊,各自相對獨立,但又相互銜接,服務流程中存在的問題如下。
1.1入院接診問題。醫保患者辦理“醫保患者住院資格確認”時確認了患者參保的險種,在住院證上加蓋了相關險種的印章,投訴人數占25.90%。經核實,醫護人員在接診時經常不核實患者身份,不注意患者參保的險種,政策掌握不準確導致投訴。
1.2住院期間問題。患者轉診轉科時,患者出科診斷交代不清或沒有及時記錄導致投訴;醫療項目自費部分和政策范圍超數量使用部分,因患者病情需要繼續使用的項目,與患者交代不清楚或不及時,一些醫保患者或家屬對醫保規定理解不足導致投訴;危、重癥患者在搶救實施中,病情難以預料、用藥復雜和一些特殊藥物使用交代不及時,事后患者家屬糾纏不清,引發投訴。
1.3出院辦理問題。按照醫保規定醫院患者出院3天內必須將醫療費的信息上傳至市醫保結算中心,科室對患者交代不清,辦理出院手續脫節,費用不能及時上傳導致投訴。
2.門診管理缺陷
門診特殊病辦理手續繁雜,患者對辦理手續的流程不清楚,準備材料不充分導致患者反復來院辦理導致投訴。患者就醫資料蓋印章規定執行不規范,盲目蓋印問題比較嚴重,醫務人員又不能說服患者導致投訴。患者對醫療費報銷比例不了解,擔心醫院收費不準確,收費票據中報銷比例和相關提示內容不足導致投訴。普通門診與門診特殊病、生育保險與普通門診,因刷卡掛號混淆,各險種報銷比例不同,患者發現錯誤后辦理退費,退費手續繁瑣甚至因患者又發生費用退費很困難,導致投訴。導診流程不健全,醫務人員政策把握不足解釋不準確導致患者投訴。患者違規醫保政策就醫,醫務人員勸導不暢導致投訴。
二、解決對策
1.點點結合
根據患者投訴現狀和醫院管理服務流程缺欠,醫院領導召集相關職能科室協調會,對患者投訴的突出問題定為環節點,由職能部門共同合作研究解決,形成重點問題,制訂整改措施。
2.點面結合
以重點問題解決為突破口,醫院職能部門在規定時間內聯合開展對各級醫務人員培訓、講課和必要的考核,強化認識,提高服務水平。
3.面面結合
醫院開展績效考核,醫保績效考核是醫院績效管理的重點內容之一,對重點問題納入科室日常管理中,全院每月定期公示,形成科與科之間互比,督促落后科室改進,切實解決醫院管理缺欠導致的投訴問題。
3.1入院環節。強化入院流程管理,制定接診流程,入院-醫保患者辦理住院資格-醫務人員核實身份。護理服務流程增加了服務環節,病房主班護士在為每位患者辦理住院登記時,認真核實住院證上的印章,完成與醫師交接簽字互認手續。協助醫師識別患者的參保身份,明確了護理人員與醫師各自的責任。
3.2住院期間環節。根據醫保管理特點,對醫療、藥品的自費項目,以及醫保有范圍限制的項目,如醫用材料費超4萬元以上計算機系統自動計入自費等,制訂了《醫保患者自費項目告知書》,取得患方同意簽字后使用。搶救交代環節比較復雜,涉及患者的生命和經濟支出等問題,強調醫師與患方家屬的交代程序,完善病危通知書內容,對患者的醫療費問題有必要說明,對轉診轉科患者規定服務流程,統一做好轉診轉科記錄。
3.3出院環節。調整出院辦理流程,科室每天派護工為患者統一辦理出院手續,主班護士對出院患者發放溫馨提示并留下通訊信息,特殊情況及時與患者聯系和回訪。
4.門診環節
門診投訴問題很瑣碎,針對問題,一是制作門診特殊病辦理流程張貼在醫保窗口,根據病種不同在門診診室張貼相關的辦理流程。二是對導診人員進行反復培訓考核,確保醫保患者就醫的正確引導。三是強化掛號處等窗口人員服務意識,增加對掛號病種的提示功能,確保患者刷卡掛號準確率。四是醫院網絡中心在收費票據上增加提示信息內容,明確報銷比例,明細中的提示確保準確性。五是增加對醫務人員的政策培訓與考核內容。六是強化對參保患者違規問題的宣教內容,達到醫患共同提高認識杜絕合謀騙保問題的目的。
5.績效管理
建立檢查、績效考核等管理機制,完善各項制度。醫院每半年對績效管理考核公示,限期改進時間,績效考核與個人和科室經濟掛鉤。
三、效果分析
統計2012年1-12月我院醫保住院患者為22960人,共發生投訴人數28起,占0.12%。其中醫保患 者住院險種確認問題8例,占住院人數0.03%;轉科室等交接問題5例,占住院人數0.02%;費用問題6例,占住院人數0.03%;搶救中引發問題0例;出院結賬問題9例,占住院人數0.04%。門診2012年1-12月我院醫保門診刷卡2156089人次,投訴人數為110人。其中辦理門診特殊病待遇問題16例,占投訴人數14.54%;患者就醫料蓋印章問題23例,占20.91%;費用問題13例,占11.82%;刷卡掛號問題8例,占7.27%;醫務人員政策解釋缺欠20例,占11.82%;患者違規問題30例,占27.27%。兩年數據比較,2011年度比2012年度醫保住院患者增加了5223人,而投訴總人數下降了107人次,下降了76.98%;門診就醫刷卡人數增加了393726人次,投訴人數下降227人次,下降了67.36%。醫院積極倡導醫療管理適應醫療體制改革的需求,開展績效考評,職能部門聯合管理,醫保投訴問題大幅下降,可見強化醫院管理是降低醫保投訴的重要因素。
四、討論
要使醫院很好地履行社會責任,醫院管理要與社會相融合,除了加強以自覺性為基礎的文化、道德層面上的建設,更需要制度上的保證,如醫院治理結構上的設計。醫院治理強調行政執行力,行政執行必須制度先行,現代化醫院不僅要有執行力,還必須有可以執行的制度。醫保管理是醫院管理的一部分,優質的醫療服務流程是確保患者滿意的前提。
1.職能作用
醫保管理區別于醫院其他的職能管理部門,是直接觸及醫、患行為,直接面對供與求的經濟需求,在醫與患、供與求的矛盾體的職能管理中,應具備良好的心理素養和協作能力,充分發揮職能作用開展工作,特別是與醫院領導深層溝通取得共識,使醫療保險管理融入醫院管理的大范圍中,否則,醫院內的醫療保險管理會孤軍奮戰,甚至管理失控。在20世紀80年代末期,美國為了解決醫療費用上漲的問題,通過全程管理推出有效的舉措,在降低醫療費用的同時,保證了患者在整個醫療過程中得到他們所需要的醫療服務。
2.領導重視
醫院領導是縱觀全局的核心,應清楚地認識到醫保問題是醫院整體問題,應圍繞問題開展醫院管理和醫療服務,在院領導的重視下細化績效考評管理,建立以質量為核心的可比性的醫院績效評價模型,醫院績效評價絕不僅是工作效率和財務效益方面的評價,而是質量、安全、服務、效益等各方面的綜合評價。開展全員培訓、政策宣講、問題公開等多種方式,強化職工意識促進醫院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
3.全體參與
應該看到,由于醫保制度的實施,我國醫院工作程序有了很多的變化,很多工作范疇不清晰、輔助支持系統不健全等原因,醫務人員承擔了大量的非醫療范疇的工作,使醫務人員身心疲憊,無法安心醫療工作。諸如醫療保險規定繁多,醫保基金有限,醫務人員經常花費精力去考慮會影響臨床工作的完成,這是值得深思和亟待解決的問題。但是醫務工作者是醫療保障的提供者,應充分發揮各級別醫務人員的作用和優勢,為參保人群提供滿意的服務。
4.社會支持
當今的社會對醫師期望值過高,醫師并非萬能,醫學也尚未達到百病皆治的理想狀態。醫保制度給人們帶來了基本的醫療保障,但由于眾多的社會因素,參保人群就醫的隨意性和違規問題還很多,而醫務人員又是在極高的工作壓力和社會期望值中生存。醫師是社會群體中的一員,需要有效的法規和社會的支持及理解,才能共同構建和諧的醫患關系。
作者:文光慧 單位: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