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健康教育論文
1加強支氣管哮喘相關基礎知識的宣教
隨著當今世界醫學模式的轉變,人們開始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不再被動的接受治療和護理,而是更多的渴望主動去了解與自身疾病相關的知識并提高自我護理能力。而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疾病,且難以治愈、容易反復發作,單純依賴住院期間的治療和護理不能長期控制哮喘發作和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因此,社區護理人員在進行常規性健康教育的基礎上,還應該對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病人增加一些系統的、有一定深度并符合支氣管哮喘家庭治療和護理需求的內容。
1.1病理生理知識,“防大于治”,向老年病人及其家屬仔細講解支氣管哮喘的相關知識、發病機制及發病因素,如疾病好發的季節在春秋季或者寒冷時節,吸入物、感染、食物、氣候驟變、精神和藥物因素等都可能成為其致病原因,疾病的特點為易反復發作等,使病人和家屬能夠在了解疾病病理知識的基礎上更好地做好預防保健和治療工作。
1.2用藥指導知識,哮喘是一種慢性疾病,必須堅持長期合理用藥。告知病人及其家屬堅持長期合理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將定期按時服藥,納入到病人日常生活的常規工作中,必須做到:能夠說出送服的每一種藥的藥名、用法和使用注意事項,并正確服藥。特別是急性發作期,要做到忙而不亂,嚴格控制用藥量以免發生藥物的不良反應。
1.3觀察發病征兆,結合錄像,向病人及其家屬講解支氣管哮喘發作時的臨床癥狀和體征,以便能更好地觀察發病的征兆,例如胸部緊縮感、喉嚨發癢、干咳、胸悶、呼吸不暢、精神緊張等。
1.4休息與適量活動
1.4.1急性發作期護理哮喘急性發作期要求病人臥床休息,采取適合呼吸的坐位或半坐臥位;注意保暖,避免受涼感冒以防止加重病情。1.4.2緩解期護理哮喘癥狀緩解后囑病人繼續臥床休息一段時間以便恢復體力,同時注意防寒保暖并防止呼吸道感染。結合老年病人年齡、自身的生理體質特點、目前健康狀況、鍛煉目的和個人的興趣愛好等綜合考慮,正確的制定適當的體育運動方式,量化運動,通常選一些體力負擔不大、動作簡單易學、體位變化不復雜、不過分低頭彎腰的項目,如指導病人平日可于小區內漫步、打太極拳和門球等。避免劇烈運動,如足球、籃球等。注意活動時間不宜過長。
2營造舒適的生活環境
保持老年居室良好的通風條件:每天至少2次,每次至少30min;適當的溫度(夏季24℃~26℃,冬季18℃~22℃)、濕度(50%~70%)。
3養成良好的膳食習慣
老年支氣管哮喘病人飲食宜足量蛋白質和維生素、低脂、低鹽、低糖、適量的纖維素以及多種無機鹽(包括必需的微量元素)、清淡少油、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忌辛辣刺激,禁煙酒,多飲水。多吃豆類、蔬菜水果、含碘海產品;少吃動物脂肪和內臟、糖和甜食、鹽,分配方式:早餐好、午餐飽(適量)、晚餐少。
4建立正常的心理平衡情緒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慢性炎癥導致的氣道反應性增加的疾病,其發作具有可逆性、突發性和反復性等特點,摧殘老年病人的身心健康,故老年支氣管哮喘病人常有過分依賴、幼稚、希望別人特殊照顧、情緒不穩易急躁、失去耐心等性格特點,而情緒激動、緊張或不愉快時易引發哮喘發作。故鼓勵病人及其家屬積極參加相關疾病知識講座等活動,為病人提供生理、心理及社會各方面的支持,幫助病人樹立信心,控制哮喘。
5普及就醫意識
社區工作人員應對老年支氣管哮喘病人進行健康檔案的管理,社區醫生應該主動深入社區義務咨詢和診治。要求病人至少每月到門診就診1次,特別是哮喘容易發作的季節,針對危險因素制訂健康計劃并指導其在家庭中采取適宜的措施,告知病人,若哮喘發作時有嚴重的呼吸困難、呼吸微弱、口唇發紺、面色蒼白、四肢冰涼、出冷汗等癥狀出現,應立刻送醫院治療。
6護理人員健康教育形式
社區工作人員應該將支氣管哮喘的健康教育重心放到社區家庭中,變被動服務為主動上門服務,可主動查找資料、積極備課,通過日常就醫宣教、小區報欄版面宣傳、登門深入訪談、定期開展培訓講座、社區義診,輔以錄像、開展支氣管哮喘知識競賽等多種多樣、通俗簡單的方式進行有計劃、有組織的健康教育活動,加大宣傳教育力度,不斷增強老年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識,糾正健康行為中出現的誤區,將健康管理融入到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病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進而促進社區老年病人的健康行為,消除哮喘發作的危險因素,預防疾病,促進康復。
作者:聞純 楊汝征 單位:鹽城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江蘇省鹽城市黃海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