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養成教育論文
一、階段性與總體性教育相結合
采用以基礎理論、素質、規范的教育為支撐開展各類活動的基礎教育活動模式,簡稱“基礎包”模式。二年級側重于理想信念養成教育。采用以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引導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為支撐開展各類活動的提升教育活動模式,簡稱“提升包”模式。三年級側重于學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塑造養成教育。采用以塑造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支撐開展各類社會實踐活動的實踐教育教學模式,簡稱“實踐包”模式。
二、共性與個性教育相結合
高職學生的教育,要堅持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的教育,建立綜合評價體系,培養他們的綜合素養和能力。綜合評價體系應包括學科理論成績、實踐技能成績、德育成績三部分,其中學科理論成績、實踐技能成績及德育成績中的出勤成績主要強調學生的共性教育問題,而德育中參加學校的各種組織、社團、活動等則更多強調學生個性教育問題。傳統教育中,常用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先進引領法、理論講授法、警示教育法等,這些方法側重點是問題的共性,卻忽略了學生的個性。在高職教育中應多運用個性教育方法,如仿真實訓法、健全人格發、創業模式法、角色扮演法、工學結合法、心理輔導法、頂崗實習法等方法。要充分利用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性格等非智力因素進行教育。
三、做事與做人教育相結合
大一的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更多強調的是學習成績,忙于做事較多,學做人的方面則較少,致使高職新生在住集體宿舍、處理人際關系時較被動,繼而出現厭學及精神抑郁等情況。這就要求高職教育者在教育學生中把做事與做人教育結合起來,既要讓學生扎實掌握所學知識和技能、慎重處理生活中每件事,即學會做事,又要接受大學校園文化熏陶、校外環境的鍛煉及師生之間人際關系的處理等,即學會做人。
四、內化與外化教育相結合
內化教育主要是通過采取創造學習環境、提供學習資源營造學習氛圍及培養學習興趣等手段,使學生達到善于自學、思考、評價及調節的探索者的教育方式。外化教育主要通過外部力量滲透、灌輸受教育者,使其接受知識與技能的一種教育方式。高職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要將內化與外化教育緊密結合。偏向內化教育,知識與技能的深度掌握不夠;偏向外化教育,知識與技能的廣度涉列不足。在過去的應試教育體制下,教育者輕視內化教育,結果學生的接受能力較強,自我發展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較差。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內化教育與外化教育同樣重要。
五、自律與他律教育相結合
高職學生生源地不同,文明養成差異較大,要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必須要有必要的管理規章制度,即通過他律來教育學生。但長期以來,學校在制定他律約束制度時,過多地依賴對過錯或過失行為的處罰。從管理者角度來說,這種做法比較容易操作,但同時帶來的負面影響較大,有可出現連鎖問題和學生的逆反心理,學生不但不會認真總結過錯行為的原因,反而會千方百計找理由辯解,甚至撒謊,管理難度增大。因此,高職學生職業素質養成教育要將自律與他律教育相結合。初始階段應以他律為主,但學校最終目標是實現由他律向自律的轉變,使學生真正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六、全方位、多渠道教育
1、專業技能素質教育在專業技能素質教育方面,高職院校要搞好實訓基地(校內、外)建設,建立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辦學機制,有條件的要建立類似醫學院校與附屬醫院緊密結合的辦學機制。(1)設置專業時應由學院、行業和企業相關人員共同制訂。(2)課程設置應按專業崗位要求來確定。(3)辦學資源上,學校應建立校內、外學生實訓基地,邀請行業、企業一線技術人員來校指導。(4)技能考核上,應由學校和行業、企業共同制定技能考核指標。(5)在進行畢業設計和科研課題時,要求學生針對崗位中的實際問題,去設計、思考和解決問題。
2、道德心理素質及其他身心素質教育在道德心理素質及其他身心素質教育方面,要充分調動學校、教師、家庭、社會等諸方面的教育力量。學校方面,可以組織一些文明修身活動,規范學生的衣食住行等行為習慣;還可以組織一些主題班會和各種有特色的班級活動,強化學生的內化教育。教師方面,要多采用現代教學方法與手段,如任務分解式,啟發討論式,角色換位式,總結反思式,實踐引導式等,為學生提供較多的參與機會,增強學生的參與興趣,最終在參與中獲得體驗,學會選擇、學會評判,學會反思、學會調節,把教師所傳授的知識、道德、技能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家庭和社會主要起到配合教育的作用。
3、頂崗實習教育頂崗實習工作是學生步入社會前的一次職前鍛煉,起承接作用,也是國家教育部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基本要求,是理實一體化教學實施的載體,對促進學生就業有積極作用。但在每年高職院校組織頂崗實習期間,來自家長、關系戶、學生本人等因素干擾,此項工作開展難度較大。因此,學院院系在組織頂崗實習時,要充分發揮班級學生黨員、班干部等同學進行組織管理,在學生剛到實習單位一周內思想波動較大時,積極開展工作,做思想工作,帶頭克服困難,以行動感染他人,幫助同學共度思想波動的敏感期,積極引導思想波動同學積極投入實習工作中去,較高質量地完成實習任務,切實提高學生實踐能力。
4、通過引導專升本考試,組織專業競賽帶動班風、學風建設專升本考試(含自學考試、3+2、夜大、電大、函授等),高職學生在大學三年學習中,除了完成大專學習任務外,還要學習上述教育形式的本科教育,到畢業時學生除取得高職大專學歷的同時,還取得了自學考試、夜大、電大、函授等教育方式的本科學歷,這對學生步入社會后崗位確定、職務晉升、薪資待遇等方面有較大影響。專業競賽,競爭壓力大,但能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同時通過院級、省級、國家級專業競賽,給學生提供了相互交流的平臺。總之,通過組織專升本考試、專業競賽等活動能引導學生積極向上,帶動了院系班風、學風建設,提高了學生綜合素質。
作者:薛騫 劉宗盛 趙建紅 單位:甘肅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