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大學英語論文
一、培養跨文化交際能力的視聽說課程的教學方法
文化背景知識導入的目的是介紹并使學生理解英語國家不同的生活方式。例如:問候、告別、稱呼、餐桌禮儀,等等。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漢語和英語表達方式的不同。文化導入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學習英語國家婚禮禮儀時,可讓學生欣賞一段視頻,讓他們去分析評價婚禮禮儀,遵照習俗,分析正確和不正確的做法,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技巧來解決問題,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在學生學習新課語言點之前,必須對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深刻理解和運用語言知識。教師講解目標文化時,應激發學生學習文化的興趣,了解別國的體育、節日、政治、經濟,使英語課堂不僅僅是學習語言的地方,還是學習各種各樣有趣知識的地方。
(1)講解跨文化知識,提問。教師需要為學生展示不同的文化信息,使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全貌。教師可收集英文故事、歌曲、報紙、文學、電視節目、文化網站,等等。對大學生來說真實的地道的語言和文化信息會使他們對西方文化有最真實的了解,一些故事情節可啟發他們更好地理解語言,使他們受益頗豐。讓學生仔細聽兩次教學材料,講解相關文化知識,然后討論、回答相關問題。以學生為中心,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通過聽學生的觀點來不斷啟發學生進行思考,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設定問題,獨立分析,最后找到答案。讓學生自己負責自己的學習并鍛煉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也可設定恰當的問題,對學生學習會有很大的幫助。好的問題可以幫助學生自省,發現問題,培養高水平的思考能力。鼓勵學生通過分析、預測、論證來形成,并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想法。學生在課堂上感到舒服、自信才會暢所欲言,才會實現真正有意義的課堂。
(2)角色表演。讓學生看相關視頻,講解相關文化知識,然后進行角色表演,指導學生注意模仿視頻中的發音、措辭、表達和動作。這樣學生會學到標準、恰當的英語表達法,加強學生對英語語言知識的記憶。語言學習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發生在與他人的交往和互動中,這種互動應用到課堂中,學習者與教育系統內各因素通過互動的累積最終促進交際能力的提高。
(3)學生報告。教師在網上收集相關短片視頻,學生看完后,回答問題,擴大相關主題知識量。也可作為課外作業,指導學生收集相關視頻材料,在課上進行講解展示,講解相關文化知識。
(4)概括,復述。精選教程中的課文,給學生思考時間,啟發學生概括主旨大意,或評價其中一個人物。此方法對學生英語表達能力要求較高,也可以寫作作業的形式來練習。指導學生在概括大意時,可以做筆記,為總結、評價提供恰當材料,提高學習效率。
(5)討論。給學生展示四張圖片,內容關于和外國人接觸中的文化誤解和文化沖擊,指導學生討論,評價圖中人物的行為,解釋行為錯誤的原因,并糾正錯誤。圖片可幫助學生理解文化事實,真正理解文化誤解的緣由。在視聽說課堂上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分析、討論、表達觀點的機會,并創造真實的文化情景,讓學生完成角色人物表演,處理各種跨文化交際中的誤解,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在視聽說課堂上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學習者在語言學習和應用、學習過程的非語言因素、情感態度,以及文化和跨文化因素都出現了比較顯著的變化。語言學習者開始思考多樣化的學習方法,如語言使用與真實情景的結合。學習過程體現出比較明顯的非語言因素,多元能力參與到語言學習的過程,如合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交際能力等;同樣,這樣的學習經歷促進著學習者多元能力的發展。
二、注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視聽說課程教學模式設計的優點
提供了豐富的實踐語言的教學資源、信息資源、環境資源,這為大量擴展知識提供了可能性;突破了傳統教學中將課堂、真實環境、語言學習三者孤立、割裂的做法,在真實的人際交流和互動環境下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從而實現了以語言運用和問題解決中心的教學;將語言能力的培養和思維能力(尤其是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有機結合起來。通過與學生座談發現學習者在學習動機和自信心方面表現出積極的變化,真實情景的體驗帶給學習者雙重的快樂。在文化和跨文化方面,學習者對自我身份的認同提高,一些固有思維出現改變,學習經歷帶來語言和文化的習得和反思,即語言學習的方法在于使用語言,而文化學習的方法在于經歷文化。
作者:馮麗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