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在電力工程測量中的概念
無人機航空測量系統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即遙感平臺與傳感器,遙感平臺就是無人機,傳感器則指數碼攝影相機。工程使用的無人機是由西北工業大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等機構共同研制,目前使用的無人機體形都很小,其運作多使用計算機進行操作,巡航速度能夠達到98km/h,飛行海拔能夠達到3600m,最大承載力為3.5G,空中飛行時間為1h左右,在飛行的過程中,能夠抵抗13m/s的風力,起飛滑跑距離能夠控制在60m之內,降落不受阻攔滑跑距離為150m,如果沒有電磁波的干擾,通訊距離能夠達到15km。無人機中使用的數碼相機為佳能EOS450DMarkII,畸變參數為1.856600e-005,相片長度是2848mm,相片寬度是4272mm。
二、測量區攝影計劃與規劃方式
在利用無人機進行測量時,需要確定好測量的范圍,并設計好測量過程中無人機飛行與降落位置,這樣才能夠保證攝影圖像的清晰度與測量數據的準確性。
(一)測量區范圍的劃定
在進行測量時,首先要劃分好測量區域,一般情況下,測量范圍從上空俯瞰會呈現出一個矩形的狀態,要將四個角坐標控制在標準范圍內,這樣有利于無人機的操控。
(二)航帶規劃的設計
無人機能夠在空中連續飛行1個小時,這有著嚴格的時間限制,因此,在進行拍攝時,就需要事先規劃好飛行的航帶,在這種情況下,就可以在無人機起降位置設計相應的飛行架次,并在測量區域中規劃好相應的飛行航帶。在一架無人機完成規劃的飛行之后,即可返回,另外一架飛行機再完成剩余的工作,這樣就能夠全面的獲取到火電廠影像參數。
(三)測量區域控制網建立方式
在無人機飛行的過程中,必須要在測量區域中建立好控制網,控制網的大小依據測量區域的大小建立,同時,還要設置好相應的GPS控制點,并保證點位分布的均勻性,根據相應的要求設置好坐標系,以便保證各個控制點均可以獲取到最為準確的位置,這樣也便于后續的圖像處理。
(四)測量區外控點現場調控方式
將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在電力工程中時,必須要保證其測量數據與影響的準確性與可靠性,為此,一般使用野外布置像控點方式,在選擇控制點時,需要將影像清晰作為首要原則,這樣也能夠幫助工作人員更好的判斷測量的方位,此外,在布置外控制時,要保證控制點設置的均勻性,這樣拍攝到的影像才不會存在瑕疵。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將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在電力工程測量中能夠減少對人力、物力、財力的浪費,也能夠保證拍攝圖像的客觀性、真實性以及準確性,與傳統的測量方式相比,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有著全天時、全天候、低成本等優勢,能夠快捷的獲取到所需的圖像,有效的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此外,采用該種方式進行拍攝也有著成本低廉、測量速度快的優勢,拍攝的圖像也可以應用在不同的領域之中,國內外的種種實踐均表明,無人機航空攝影測量技術是值得在電力工程中進行推廣與使用的。
作者:史文飛 單位:新疆電力設計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