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表現
1.綜合表現
如果孩子們的心理問題得不到關注和有效地解決,肯定會影響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更會影響學生們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小學時期是兒童科學文化教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兒童心理教育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受到的教育將會對一個人的一生起到極其深遠的影響。所以這個時候兒童的心理教育就一定要做好,健康的心理教育會讓一個人受用一生。目前我國小學生心理問題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也不斷下降,種種問題迫切需要對中小學生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保證學生心理的健康發展。
2.厭學、逃學
在小學里,總有一部分學生存在著厭學逃學情緒。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是受到他人的排遣;有的學生對課程不感興趣對課程有排斥;有的學生面對長期的、繁重的學習壓力;有的學生受到家里負面情緒影響等等這些都會造成小學生發生逃學厭學的情況。
3.心理承受能力差
孩子們的心往往是敏感而又脆弱的。在面對一些難以承受的事情時,由于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做事件做出一個合理的對待,非常容易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這樣的心理問題一旦形成帶給孩子們的傷害將是巨大而深遠的。很多自閉、抑郁的孩子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一方面他們瞧不起別人,一方面他們又認為自己處處不如別人。
4.人際交往能力差
人作為社會的基本單位只有通過彼此間的交流才能很好的融入社會。孩子們往往出于天生的自我保護感,對于陌生的人和環境難以適應,更不愿意主動交流。這種情況下,孩子們之間缺乏相互的了解,在對待在對待同一件事情的看法上容易極端,同時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二、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一)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
社會要向前發展就必須要有頭腦靈活和心理健康的人才儲備。現在的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社會里人們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復雜。將來社會的接班人必須是那些有著艱苦奮斗精神、堅韌不拔毅力、善于合作、適應力強、積極開朗、團結友善的優秀心理素質和完善品格的人。這些人的教育工作就是要由現在的小學生教育開始做起,由教育這些小學生的心理健康開始做起。一點一滴,跬步相積,以至千里。
(二)有利于青少年自身發展
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少年強則國強。兒童教育在人一生的教育里起到的作用是最大的。我國在發展中,長期忽視了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學校里只重視學習成績,心理和德育的發展相對緩慢。小學的教師多數都缺乏心理教育的意識,對學生中間一些有心理問題的學生不能早發現,早幫助,直到其行為上發生了嚴重的問題。社會里每天都有在犯錯和犯罪的人,但是這些人不是天生下來就是有問題的人。他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在童年有著異于常人的經歷,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最終形成了現有的人格。
(三)素質教育的客觀要求
我國的素質教育實施已久,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在素質教育中,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項。我們所說的素質,并不是指所有的文化課都能取得100分,體育也能拿99分的那種人,而是一個心理健康、活潑向上有心理承受能力,受得起挫折和考驗的人。所以,只有先做好人,才能最終成才。作為小學基礎教育的重點,只有堅持不懈的做好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為我們的家庭、國家和社會培養更多的素質人才。學校和教育工作者要由發展心理入手,根據小學生自身發展的規律、特點,應用心理學理論,采取合適的方法,從根本上促進小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和整體素質提高。
作者:楊正益 單位:云南省臨滄市臨翔區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