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資料與方法
1.1定期對重性精神病患者進行上門隨訪
根據《浙江省社區精神病患者分級管理要求》,對精神病患者分4級進行隨訪管理,即(1)1級:隨訪1次/15d;(2)2級:隨訪1次/月;(3)3級:1次/2月;(4)4級:1次/6月。隨訪的主要內容為關注患者病情變化、督促患者服藥、加強患者看護、及時發現肇事肇禍苗頭并進行報告處理等,并做好記錄。
1.2為精神病患者提供用藥指導
社區精防人員通過上門隨訪或電話隨訪的形式了解患者服藥情況,由患者信賴的家庭成員負責患者用藥,遵照醫矚及時監督患者按量服藥,如果患者病情出現加重或出現明顯的副反應,與??漆t生進行聯系,并根據??漆t生的建議調整患者的服藥劑量。
1.3為部份患者提供心理咨詢
每一位社區精防人員都進行了一定時間的心理培訓,當患者出現情緒低落、焦慮等心理問題時,精防人員主動為其進行心理疏導,當患者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時,與精神病??漆t院心理醫生或心理咨詢工作室的人員進行聯系,征得患者與家屬同意后轉介給專業的心理醫生進行心理咨詢。
1.4指導患者進行社區康復訓練
精防人員利用上門隨訪的機會,對患者的康復進行指導,重點是進行作業療法、社交技能訓練等。根據當地的特色,讓精神病患者或他的家人安排穿羽毛球拍的工作,鼓勵他們外出與人進行交往,體會人際交往的樂趣。
2結果
98例患者中,有76例生活基本能自理或重新工作,只有6例患者因家庭出現應急事件或沒有規范服藥而病情加重再次住院治療,無肇事肇禍事故發生。
3討論
3.1規范的管理與指導,有利于患者的維持治療
由于本市是“686”項目(中央補助地方衛生經費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療項目)的試點地區,由市精神病防治辦公室負責全市重性精神疾病的管理與指導工作,各社區衛生服務站精防人員具體進行管理,及時掌握患者的病情與服藥情況,大大提高了患者服藥的依從性,同時也對患者用藥的調整提供了更大的便捷性,不用每次都要到專科醫院就診而調整,對患者的維持治療提供了保障,減少了患者的復發率,從而也降低了患者的肇事、肇禍率。
3.2心理咨詢能幫助解除患者的心理痛苦
重性精神病患者存在很多心理方面的問題,有些發病時存在心理方面的誘因;有些精神病患者存在一些人格缺陷,比如抑郁癥患者多愁善感,躁狂癥患者情緒很容易沖動;有些發病后受到家庭與社會的不公正對待而產生心理問題,這些心理問題如果單純依賴藥物治療,要么效果不好,要么病情容易復發,要么患者的心理痛苦難以解除。我們在強調患者服藥治療的同時,為部份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特別是對一些問題嚴重的患者轉介給專業的心理醫生治療,取得了不錯的治療效果。
3.3康復訓練有利于患者恢復社會功能,早日回歸社會
很多精神病患者,由于長期不參加社會勞動,社會功能都出現減退或喪失,如果不進行針對性的訓練,他們的生活可能不能自理,也無法進行工作??祻陀柧毎ㄖw功能的訓練、語言功能的訓練、社交功能的訓練等。精防醫生由于管理的患者比較多,無法親自進行訓練,因此是以指導為主,可以指導患者進行訓練,也可以指導患者家屬,讓家屬再幫助患者進行訓練。訓練要制訂相應的計劃并堅持進行,才有可能取得預期的效果。本組患者中,大部份都進行了康復訓練,故社會功能恢復情況較為理想,從而也改善了患者家庭的經濟狀況。
作者:姚鴦鴦 單位:富陽市富春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