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鄉鎮固定資產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財權分散
財權分散是導致鄉鎮固定資產現狀復雜多變的原因之一。青島鄉鎮的情況是下屬管轄單位比較多,管轄范圍大,功能分工不同,并且管理上比較松散,有的屬于鄉鎮直屬,有的是屬于上級派出,有的是雙管。多數部門和單位相應的都有自己的收入來源和一定的支配權。一些資產是上級部門配備,一些屬于自己單位添置,還有一些是上級政府統一配置。有的反映在會計核算賬本上,有的在賬面沒有任何記錄從而導致財務管理上的混亂。審計程序的簡單化、程式化導致資產管理游離于現有的監督之外。
(二)賬務處理不規范,賬實不符
1、固定資產的出租出借等財務管理不規范。鄉鎮將閑置的辦公用房或資產出租、出借來提高資產的使用效率。但是青島鄉鎮事業單位在資產出租時候,沒有公開進行,而且簽署相關合同的時候比較草率,沒有進行公證。有些合同執行起來也比較隨意,加之沒有專業人員管理。有些單位拖欠租金,甚至有些單位拖欠租金多年卻無人催討,導致國有固定資產特別是房租收入未完整地納入預算統一管理。2、固定資產處置不規范。按規定鄉鎮固定資產處置應按照不同價值向上級財政部門和國有固定資產管理部門備案或審批,但是有些鄉鎮對此認識不足,沒有按照規定進行相應評估,甚至未經審核、審批程序擅自處理,低價轉讓,出售,對毀壞的小額資產一次性報廢處理。在青島有些鄉鎮還出現這樣一種情況,就是鄉鎮事業單位多年未對固定資產進行處置。對于像電腦一類的更新換代速度快的電子產品廢置進一步導致固定資產殘值流失。
(三)管理機制落后
1、管理觀念淡薄。部分青島鄉鎮單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比較單薄,存在“重購置輕管理”的錯誤管理理念,這是造成鄉鎮固定資產流失最出要的原因之一。2、管理手段落后。當前青島鄉鎮固定資產管理主要是以行政手段為主,資產使用的責任機制、監督機制和績效機制都不夠健全,沒有實現與市場調節機制的有效融合。如少數鄉鎮單位沒有承擔起資產管理的相應責任,導致固定資產沒有充分利用。有的甚至長期閑置。青島有的單位沒有設置固定資產的會計明細和資產卡片,不能反應資產的存放地點和負責管理的人員,造成無法確保固定資產的安全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在青島比較小的鄉鎮都沒有設置專業資產管理的工作人員,使資產管理和財務管理的分開。這樣在固定資產管理過程中出現不能協調統一的現象,完全達不到固定資產管理的專業要求。
(四)購置程序上的不足和采購的隨意性
青島多數鄉鎮事業單位各個部門只注重自身的需求,在未經上級部門財政批準前,就自行將其需要的東西購入,然后才到財務處進行賬務處理。這樣就使財務人員對于固定資產管理處于被動方面。大多數單位沒有參照法規辦事,對于采購計劃的制定存在較大隨意性,各種超支超標現象發展的越來越嚴重。
二、加強鄉鎮固定資產管理的措施
(一)將固定資產納入結算體制,改變現有的財政體制
我們試想一下,如果將鄉鎮購置的固定資產納入到會計階段體制中,以改變現有的財政體制,那么會改變固定資產現有嚴重流失的狀況么?將青島鄉鎮現有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編制成冊,制定統一編號記錄備案。將現有的鄉鎮固定資產作為核定的基數。同時,將每一年購置固定資產的計劃納入到財務預算編制范圍內。到年底青島鄉鎮事業單位會進行大規模的財務清算,對當年購置金額以及數量進行審核,并對當年的核定基數和財務預算進行對比,依據每一年的購入量按照不同的比例進行相應的比例進行相應的財力扣減。此外,上級單位應當將此項工作納入到領導的政績考核。只有擁有這樣一個完善財政體制約束,鄉鎮事業單位領導會給予其足夠的關注,從而會將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納入日常工作,成為重中之重。
(二)加強固定資產核算,做到帳實相符
加強固定資產核算要以帳實相符為核心,切實強化會計核算。鄉鎮政府及所屬財務人員要認真落實并執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規則和會計制度,做好基礎工作,固定資產形成時及時登記入賬。按賬、卡、實物三者相一致的原則,建立固定資產電子賬,與資產管理部門信息共享,及時掌握資產存量實際情況。對固定資產的時時變化進行動態跟蹤。為了能夠解決鄉鎮固定資產流失的問題,保證鄉鎮固定資產真實完整,杜絕有可能發生的違紀違規現象。應該加強固定資產核算和制度管理。比如青島鄉鎮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建立符合當地情況的嚴格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財務人員要按照制度做好會計基礎及核算工作,建立固定資產詳細張、固定資產卡片、按照規定分戶登記固定資產,定期進行賬實核查,努力做到帳實相符。
(三)加強工作人員責任意識
1、強化管理意識,明確相應負責人。鄉鎮事業單位要重視固定資產管理工作,把各項制度規定落實到實處,明確第一負責人,首先要制定專職或兼職固定資產管理人員的崗位責任。并按照管理級別層層簽訂管理目標責任書,做到有層次負責制,物物有人管,從而保證固定資產的完整,才是使鄉鎮固定資產發揮其使用效益。2、樹立依法管理意識。鄉鎮事業單位應嚴格遵守、規范執行國家的財政法規。鄉鎮的事業單位固定資產購置應嚴格執行政府采購制度,增強采購透明性,努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增強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依法管理國有資產,資產的報廢。調撥,變賣,工作人員都要按照規定進行申報,審批工作。
(四)強化固定資產日常管理,加大監管力度
國家資產管理部門和鄉鎮上級財政部門應加強對鄉鎮固定資產的管理工作,組織檢查和清理,對鄉鎮固定資產做到有計劃,并定期檢查資產的管理和使用情況。審計部門在對鄉鎮領導進行經濟責任審核和會計審計時,將固定資產管理情況作為審計的重要內容,以提高他們對財經紀律觀念和對鄉鎮管理使用情況作為一個重要標準,避免人賬分離。鄉鎮應實行行政領導為全面負責人、分管領導為主要負責人,其他還要明確責任制規定使用部門負責人為主要的三級管理機制。并且定期組織考核實施情況。把當年的固定資產管理成果與鄉鎮干部年度考核充分結合,這樣才能真正實現鄉鎮固定資產的有效管理,并提高鄉鎮干部資產管理能力。用制度來進行預約,堵住資產流失的漏洞。最重要的是固定資產的購置工作。購置需要有預算、有計劃、有審批、有詢價、有入庫單和領用單。
三、總結
總之,加強鄉鎮固定資產管理是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第一步,首先要保證資產安全完整然后才能進行保值增值和有效利用。固定資產管理對于保障和促進鄉鎮各項事業的順利進行,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公共財政管理的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作者:張宗花 單位:青島黃島區靈山衛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