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小學語文論文
1推動探究、合作、自主學習模式
新的課程標準中要求推動探究、合作、自主學習模式。體驗學習、發現學習、接受學習作為人類學習活動三種模式,它們相互補充,共同存在。目前,小學教育中過分注重接受性學習,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生停留在死記硬背上,降低了學習積極性。對此,改進教學模式,讓學生走進體驗學習和發現學習道路上迫在眉睫。推動探究、合作、自主學習模式,則能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中奠定良好基礎,它要求學生適應時代需求,迎接時代挑戰,將學生培養為順應時代現代人。
例如在學習《尊嚴》時,為幫助學生更好掌握尊嚴的含義,可在課程學習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文章,并在閱讀文章完畢后,讓學生結合日常生活進行探討,與其他同學交流,并將自己的疑問提出來供大家思考,讓整個課堂在互動探索中開展,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此外,在粗度完畢后,讓學生從不同角度上分析哈默的行為舉止和表情,如年輕人“臉色蒼白、骨瘦如柴”,可是當食物送到他面前時,他問的是:“您有什么活兒需要我做嗎?”,從這句中可讓學生先思考假如那位年輕人是自己,你會怎么做?同樣哈默怎么做?他為什么這樣做?他的心理活動是怎樣的?突出了他怎樣的品質等?從一連串問題中,指導學生思考并探討,并通過對話來進行學習。這樣一來,就可改變傳統枯燥無味教學模式,通過推動探究、合作、自主學習模式來突出學生主人翁意識,進而提高對語文基礎的掌握程度。
2倡導開放性課程教學
語文課程內容來源于現實生活,并面向世界與未來。新的課程標準中要求學校擴寬語文運用與學習領域,要注重現代科學技術工具運用和跨學科學習,讓學生通過不同方法、內容間相互整合、滲透、交叉來提高效率,擴寬思維模式,進而提高整體素養。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到桂林的美景,可先收集桂林美景圖片和影片,在課前通過多媒體資源播放給同學們欣賞,讓學生對圖文和影片進行整體感知,然后讓學生談談感受,在課堂中交流。
在學生欣賞圖片、影片完畢后,為擴寬學生視野,教師可以讓學生將生活中所遇到山水與桂林山水進行對比,觀察其異同,通過比較分析得出為什么桂林山水堪稱甲天下。在分析談論之后,就可讓學生細讀文章,看作者眼中的桂林山水,對于有疑問的語句,在聯系上下文基礎上,可以和老師對話或與學生討論。如此一來,科學技術在課堂中的運用很好活躍了課堂氣氛,使得教學更具形象、具體化。提升了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掌握知識程度。
3總結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新的課程標準轉變了傳統教學理念,更加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探索創新精神,新的課堂標準通過解放學生思想和行為,平等師生對話,開展實踐活動來實現教學目標,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將學生培養成適應時發表展新型人才。
作者:陳琴菲 單位:樂清市虹橋鎮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