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生缺乏創新意識的原因
1.學生自身因素
當然除了老師的因素外,學生的主觀因素也不容忽視。畢竟作文要源于生活,沒有生活中素材的積累就不可能有對生活的表達。現在的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他們生活閱歷貧乏,生活面太窄。作文離開了生活,就像小池沒有了源頭的活水,哪來"創新"可言?可見作文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是迫在眉睫了。
2.高考作文命題的導向影響
在高考指揮棒的影響下,早些年作文往往與政治聯系在一起,當然不會產生任何創新思維。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教師往往要求學生的作文思想積極向上。由此,學生的作文已經遠離了他們的生活,只是一味去迎合老師的要求,一味去追求高境界的立意,這樣的作文談何創新。
二、創新意識的培養
面對這樣的現狀,我們是很擔心的。在現在這樣一個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我們的學生沒有一定的創新意識將如何生存呢?因此,如何在作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獨特個性,使學生的個性得以最大限度的發揮,以促進學生創造力的發展是我們教師的當務之急。
1.思維創新
學生作文的"創新"源于思維的"創新"。因此,要想學生寫出具有"創新性的作文",首先要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1)教師思維的創新
我們要求學生的作文具有創新意識,那么首先作為我們教師應注意在命題上留給學生較大的思維空間,選取一些開放的題目,這樣學生才可以從各個角度去思考,才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只有你給學生一個有創造性的題目,學生才會給你一篇更有創造性的作文。作文命題和材料立意的指向是多元化的,角度是多重的,那么學生的思維就能發散開去,創新的火花就能迸射出來。
(2)學生思維的創新
寫作中學生往往會說我找不到靈感,所以我寫不出特別的東西。是啊,沒有靈感,就沒有思維的創新,更不可能寫出創新的文章。靈感難道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說來就來,說走就走嗎?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任何靈感的產生都是"十月懷胎一朝分娩"的結果。只有在平時的生活中做個有心人,注意積累寫作的素材,才可能有一天"突發靈感"。因此,要想產生靈感,不僅必須具備豐富的想像力,而且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和長期的實踐積累。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要多讀書報、勤于思考,這樣才會"積之愈厚,發之愈佳"。
2.形式創新
每位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有的文靜,有的活潑,有的大度,有的小氣。所以,即使他們寫的是同一件事情,也應該有不同的描述和見解。每個人表達感情的方式也不同,有的人含蓄,有的人直爽,因此每個人喜歡的作文文體也有所不同,有的喜歡用議論,有的喜歡用記敘,有的較喜歡詩歌……不管是何種形式,只要扣緊題意,用心思考,表達了你內心的真實想法的文章都值得肯定。
三、總結
總而言之,對學生創新意識進行培養,是整個時代的要求,更是素質教育的呼喚。在作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自己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他們的創新動機和熱情。
作者:歐陽早仙 單位:浙江省杭州市文一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