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正面現實,努力培養學生的認識能力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而且能夠持久的直覺表現。有了良好的觀察能力,學生才能夠寫出好的作文,才能夠正確認識事物??梢哉f觀察能力是提高學生認識客觀事物能力的途徑,還能夠為他們的寫作積累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作文素材。第三還要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思維就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簡潔概括的反應,它是通過分析、比較、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活動對事物的具體化、系統化。我們要讓學生具有良好的思維品質,從思維的深刻性、獨特性、廣闊性、條理性以及敏捷性等方面切實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進而培養他們的認識能力。
二、切合實際,切實培養學生記敘文寫作技巧
高考作文最常用的文體是記敘文和議論文,也可是夾敘夾議。而記敘文則是最基礎的寫作方式如何才能寫好記敘文呢?
第一,寫實求真獨特新穎。一篇好記敘文,必是真人、真情、真事、真理、真境是有情有意的感覺和有血有肉的生命體。就像是空山新雨后怒放的梨花,讓讀者感受到一種個性獨特的境界,進而引起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鳴,讓人尋味發人深省。朱自清《背影》中“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果青布棉袍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墒?,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臺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于是,“我趕緊拭干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讀到這里,誰都會共鳴、會流淚。
第二表述清晰,詳略得當?!缎抡n標》要求寫作要“思路清晰連貫,能圍繞中心選取材料,合理安排結構。”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緣由、過程、結果,把它們表達清楚,才能讓讀者弄清文章的來龍去脈。當然,常用的記敘方法有順敘、倒敘、插敘等,其中順敘最常用、最基本,為了結構安排的變化也會使用倒敘或插敘。所以,學生寫作訓練時我們要引導他們注意時間和空間上的順序變換還要注意詳略得當。不可以平鋪直敘、面面俱到要有所選取,切入點不宜過大周繞一件事,截取其中的某一個典型斷面,既做細做實,又詳略得當。讓讀者感受到濃墨重彩中的功力力求彰顯每一個細節斷面的張力。如,一位考生在《我想握住你的手》中寫道“虛掩著的房門‘咯吱’一聲開了一道縫隙,爸探進了半個腦袋向里張望。天剛亮同房的病友可能正在夢鄉。我剛醒?著身子用被角半掩著臉沒錯是爸!”這一細節生動詳實,引人入勝和《背影》中的父親都會讓讀者感受那份應該像山樣高大卻又細膩的父爰。
三、科學評價有效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作文教學的共識是注重學生作文積累和訓練。但是我們多會忽略學生習作講評的重要性。講評學生作文就是充分利用評價的甄別與激勵的功能既肯定學生作文中的成功之處,又要揭示其中的敗筆指出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
第一態度懇切選擇時機,合理用語。一節好的作文講評課應該是以事實為依據,以理服人。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心情特別是對于問題和不足,一定要合理使用評價用語,做到熱情懇切形式生動風趣幽默,讓學生聽得懂弄明白,激發他們的參與意識和熱情,讓他們自覺進入角色積極思考。反之如果不顧形式只是機械呆板地講一講,讓學生感覺到走過場而已,評講只能流于表層沒有任何實際價值??傊u價一定要注意時空、形式和語言,要讓學生能夠接受并愿意改變。比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描寫身邊的人物外貌描寫老師或同學教師講評時^寸于習作中的成功與敗筆只要讀后就能夠明確甚至不再需要教師講評。
第二啟發思考端正態度,養成習慣。“文章不厭百回改”告訴我們文章不是寫出來的而是改出來的。“寫到死、改到死用辛勤的修改來彌補自己作品的漏洞”(巴金語),《新課標》把培養學生“養成自己修改文章的習慣”作為語文教學的要務。所以,我們要啟發學生自己思考、互相討論發現問題,找出病因并自我修正。要讓他們用正確的態度對待問題,對待老師和同學的評價。要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在審題、選材、組織、寫作等各方面練就基本功。
四、總結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一就是讓學生觀察生活、積累生活、品味生活和表達生活,是讓學生感受世界、發現美和表現美,讓作文回歸生活,讓個性回歸作文。
作者:李麗芳 單位:江蘇省邳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