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中學體育論文
一、課堂教學中加強德育指導,履行職責,教書育人
學生德育教育是以學科知識為基礎的。教學中教師要掌握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引導學生鍛煉身體掌體育技術、技能的同時,有意識地融入德育教育,激發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頑強拼搏、集體榮譽感等諸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從而能夠認真履行自己的教育職責,既能順利進行“育體”又有效完成“育人”。
(一)通過課堂常規教育對學生提出體育教學的要求,向學生進行文明禮貌、組織紀律、思想作風、突發事件處理等多方面的教育。
(二)利用室內課教學,多方法、多渠道、全方位地弘揚體育精神以及為國爭光的動人事例,抒發愛國情懷,教育學生愛班級、愛學校、愛祖國,愛護集體榮譽,關注國家未來和發展。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三)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身心健康與個性發展的教育。例如:在體操練習中,教育學生保護與幫助其他同學是自己應盡的責任和義務,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安全和服務工作。同時提醒、鼓勵幫助與被幫助的同學,只有雙方積極配合,才能享受運動的自信,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在游戲和教學比賽中,教育學生積極調控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公平競爭,尊敬裁判,服從判罰,尊重對手,不過激。自然養成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高尚品格。
(四)重視學生的合理化要求,激發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創造優勢條件使學生體驗“我運動,我成功,我快樂”的學習過程,促使學生養成科學的鍛煉習慣和良好的生活方式,并通過體育運動提高自己人際交往的能力。
二、根據教材內容,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途徑滲透德育教育
現代體育教育的任務就是以身體練習為載體,完成教學與教育、教書與育人的統一。在體育教學中,要充分發掘教材的思想性,結合學生特點確定德育滲透的具體任務,制定相應措施,以確保德育滲透任務的完成。在體操單、雙杠、支撐跳躍、障礙跑等難度比較大的體育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怕困難、不怕失敗的精神。對于多次失敗的同學,教師要給予信任,給予關懷,耐心指導并給予學生多次完成任務的機會。鼓勵學生積極投入,增強參與意識,培養學生不畏挫折的信心,增強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戰勝困難的決心。同時,根據實際及時對學生進行恰當地表揚、鼓勵與批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行為觀念,不斷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辨別是非的能力,逐漸養成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良好習慣。
三、創設良好課堂情境,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充分利用體育學科優勢,挖掘德育教育多向途徑
教學過程中,教師不斷創設相互信任、平等合作、勤勉自強的良好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意利用學科優勢,挖掘多向教育途徑,積極滲透德育教育在體育教學中。把跑、跳、投擲、體操、球類等項目的練習通過游戲的形式進行教學活動,能大幅度提高學生學習的動力和樂趣。教育學生無論進行比賽或游戲,都應遵從規則與規定,尊重事實,弘揚正義。培養學生愛憎分明,風清氣正的人格精神。同時注重培養學生“勝不驕,敗不餒”的英雄氣概。教師可根據教材內容,逐漸加設活動障礙和游戲難度,讓參加者付出更多的體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艱苦的磨煉中學會咬緊牙關拼到最后。樹立頑強拼搏就能戰勝困難的信心。
四、因材施教,量體裁衣,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個人行為和自主學習的積極性
首先,教師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個體情況,認真做好學生的思想動員,化解學生的畏懼心理。其次,針對學生不同的身心素質,因材施教,量體裁衣,逐步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少批評,多表揚,注重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刻苦拼搏的意識,讓他們在實踐中得到更多的鍛煉,得到更多的快樂。使他們逐漸養成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進而提高他們獨立進行科學體育鍛煉的能力,為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文來自于《吉林教育》雜志?!都纸逃冯s志簡介詳見)
作者:張國軍 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實驗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