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力營造英語情境
我們學習語言雖然是一種智力活動,但最終目的是教育學生如何做人處事。從而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教師只能教會學生書本上的知識,如何靈活運用關鍵取決于學生自己。“一母生九子,十子各不同”也正是這個道理。最重要的是教師如何引導學生積累知識。最好的英語情境教學是讓學生感知語言,且在感知的過程中培養交際運用的能力。對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時刻把設置情境放在教學中,學生很容易就能理解語言,勝過教師一遍又一遍的重復。創設情境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是讓學生感知語言,在教學中我是如何做到的呢?我利用課余時間自制課件,收集各種材料,研究不同情境的效果并作一比較。我還利用多媒體設備來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讓每個學生融入情境,理解情境、從而能利用所學的語言,有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課堂氣氛就活躍了。
二、科學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由于新課改的實際需要,國家對教育投入很多。引進了許多現代教育技術。這些技術的應用不但突破了以往課堂教學沒有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而且帶給我們大量信息。新的視聽效果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多媒體教學與計算機輔助教學使我們走出了傳統的"一支粉筆、一面黑板"完成一節課的教學模式。這些教育技術的應用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使得學生積極能夠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進而提高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我們當地教育部門舍得投入,我們各個學校都在教室里安裝了多媒體操作平臺。在教學中,我認真研究多媒體平臺,發揮它的優勢,效果極佳。實物展臺的應用,幫助我們擺脫了自己看自己的局限性。還可以記錄學生的表演過程,學生們在欣賞別人表演的同時,自己也想嘗試一下。這使得課堂氛圍十分活躍。班級中形成了一種你追我趕的學習氛圍。
三、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同評價方法
“教育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與鼓舞。”德國教育家斯多惠的這句話評價對學生的作用。但評價也是有研究性的,我們評價學生時要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要讓我們的評價使學生獲得成功感,并通過評價讓他們產生積極向上的精神。《英語新課程標準》中規定形式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要統一。我們要從不同角度,不同立場去評價。對學生的評價才不會片面,會更合理。我們不能只評價,還要有激勵性的語言。孩子在得到別人的認同時,他們才會不斷進取。我們在課堂上要有激勵性的語言,作業本上也要有激勵性的語言。課堂上被贊揚的同學看到別人向他投來羨慕的目光時,他一定充滿了自信。在批改作業時,作業本上不妨寫上幾句評語,學生在發作業時最想看到的就是老師的評語,他們會就此炫耀。我們還不妨發送一些小禮物。禮物雖小,但它代表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認可,學生是十分重視的。老師的一個微笑一個動作都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這些也都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這些教學手段的運用,會讓每個學生在每節課上都能獲得知識和心靈的收獲。在任務中感悟英語的魅力,從而喜歡上英語。我會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創設合適是教學情境,使我們的英語課堂生機勃勃。我發揮各種評價的優勢讓每個學生在英語課上有一種被認可的感受,從而愿意上英語課。我在教學中的這些嘗試,使我的英語課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自信心也有了聽、說、讀、寫能力也被大大提升了,大家都有團結合作的精神。學習氛圍特別濃郁。看到這種場景,我是多么自豪,我體會到了新課改對每一個學生和每一名教師的改變。沿著新課改的路,我還要走很遠,我要不斷學習,跟上課改的腳步,把這些理念應用到教學中,使我的小學英語課堂永遠生機勃勃。
作者:閆妍 閆楊 單位:遼寧省本溪縣田師傅礦區小學 吉林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