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班主任德育論文
一、高職院校德育教育工作的現狀
1、德育內容和方法滯后
社會改革發展的速度在加快,可是我國各大高職院校在德育教育上的內容和方法卻不能跟著腳步,與時俱進,而是繼續沿用著以前老套的內容和方式。如此,德育效果也就自然不佳了。具體表現在:(1)德育內容:大題小做,不切實際的混淆道德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別,甚至還繼續沿用過去老套的道德現實來作為德育內容;德育內容更新緩慢,脫離了社會熱點、理論熱點以及學生的身心發展性特點。(2)德育教育方式:繼續采用一直以來的系統道德知識灌輸、人格示范和現實生活榜樣的誘導、受議論的揚抑以及將成強化等方法,雖然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起了很大的作用,時至今日也還有其可取的地方,但是它存在嚴重的道德知識灌輸,只重視道德規范和榜樣示范。對于從大學生品德心理發展的特點、時代特征和道德內化的過程來看,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它主要是輕視了大學生的道德選擇能力上的培養以及個體自覺性的傾向。
2、德育教育工作隊伍建設不完善
教育隊伍的完善,直接關系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任務的完成以及德育培養目標的實現。目前,我國德育教育隊伍的不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總體上來看,高職院校沒有將德育教育貫穿于教育、管理和服務的全過程。教育理念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形成“齊抓共管、形成合力”;管理上緊緊地局限于領導干部、有關職能部門和輔導員;廣大的教職員工也沒有形成良好的服務意識,沒有形成“全員育人”的共識,至今還存在“兩張皮”甚至“多張皮”的現象。第二,專職德育工作者工作的時間較短。一般情況下,專職德育工作者多是剛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工作一段時間后就不會再停留,而是紛紛轉入其他崗位。即使很多同志在短期的時間內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取得了小小的成績,但也改變不了總體的不樂觀形勢。第三,沒有真正認識到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有些教師沒有身體力行,不重視自己的道德修養,對學生不尊重,并且當學生出現問題時,不管不顧,隨之任之的態度。第四,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雖然有些德育工作者有著較好的政治、知識、道德和心理方面的素質,但是由于缺乏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嚴重的影響了德育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二“、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則
1、尊重學生的原則
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時候,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來看待問題,給學生最起碼的尊重,特別是那些存在問題的學生,更加要細心,不要造成他們心靈上的再次創傷。那么,尊重學生,班主任就應該充分尊重他們的所作所為,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處理。
2、集體主義的原則
班主任在處理學生的德育教育問題時,會診式的德育工作模式要求除了處理好個人、集體和國家三者之間的關系外,還要將自己作為集體的一份子,融入到學生中來,盡量的提高自己為班級服務的能力和完成班集體交給的任務,從而實現對學生德育的教育。
3、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會診式”的德育教育原則,最首要的就是對問題學生的信息必須準確、符合事實,也就是實事求是。只有根據學生出現的實際情況,才能夠更好的有針對性的處理問題,否則班主任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無用功,更淡不上做好德育教育工作了。
4、自我教育原則
會診式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和創造精神,使老師的教育成為學生發自內心的自我教育。
三“、會診式”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措施
1“、以人為本、德育為先”,做德育工作的傳導者
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做好學生工作的重點。班主任在開展思想教育工作時,尤其要加強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使得他們在剛一踏入大學校門的那一刻,就能夠形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建立起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那么老師要做到“以人為本、德育優先”就應做到以下幾點:(1)詳細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針對性的采取措施。班主任應當融入到學生中去,和學生建立起感情,充分取得學生的信任。在信任的基礎上,慢慢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站在學生的角度看待學生所遇到的問題,然后再“對癥下藥”。在與學生的交往中,老師的一些優良品質也就潛移默化的影響到了學生,學生在此基礎上又可獲得進步。(2)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要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平等的對待自己的每一位學生,不要讓學生覺得老師有所偏袒,特別是在一些評優評先、獎學金等較為敏感的問題上。老師心中的一碗水要端平,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給予自己最大的幫助和關心。(3)處理問題時要以理服人,對于出現不同的情況獎罰分明。班主任對于學生的教育要有松有緊,既要用道理說話,又要做到恩威并施。老師在融入到學生中的過程中,又要建立起自己的威信,既要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又能使學生真正的改過自新。總之,對于學生,老師要具備充分的耐心,既要嚴格,又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到兩者最好的結合。
2、選擇適應時發表展的德育教育內容
我國教育的德育教育教材普遍上存在滯后性,內容陳舊、例子老道是現在教材的最基本的特點。因此,教師應當從現實中所發生的或正在發生的事例中找尋出最適合體現德育內容的例子,通過對例子的講述,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畢竟大學生的業余時間還是比較多的,大學生可以從社會實踐中親身感悟自身修養和品德的重要性。
3、根據班級的現實情況,制定一套可行且科學的工作計劃
有目標,才會有方向。班主任在剛開始接受班級的管理時,可以事先在了解班級的具體情況后,制定出相對科學、合理的計劃,從而更好的開展工作。比如,在學生進校之初,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制定出與學生本人相結合的包括學習在內的目標,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學習和生活,同時也避免了學生在平時的過于懶散的行為。為班集體制定的計劃只是一個輔助作用,目的是幫助大學生順利的完成自己的任務,實現德育教育教學的一個飛越。(本文來自于《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4、班主任必須帶好頭,做好榜樣,做人格魅力的傳承者
有一句話說的好“學高為師,身正為范”,充滿人格魅力,是做好一名優秀班主任的前提條件。老師就是園丁,而班主任就是園長,因此班主任要成為一個具有人格魅力的好老師,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甘于清貧,樂于奉獻,潛移默化的將自己的優良品格傳承到學生的行為方式中。(2)對待工作認真、負責,熱愛自己的事業和學生,在學生當中做好表率。(3)加強自身的修養和能力,因為淵博的知識和出色的教學能力是征服學生和吸引學生最好的法寶。(4)寬容與自我批評,擁有堅強的意志、毅力和韌勁,這些品質會深深的打動學生。
四、結語
總之,會診式班主任德育工作必須要在結合實際的情況下進行,緊跟我國教育體制不斷完善的步伐。此外,班主任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還要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從全方位的角度培養自己的學生。所謂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班主任對學生的管理就應當做到真正的負責、認真,積極的為學生排憂解難,與學生打成一片,從而培養出優于自己千倍百倍的學生。沒有教不好的學生以及永遠的差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班主任應當不斷地轉換自己的思想,在探索中找出適合學生的新方法,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長大成才。如此,會診式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才算做到了實處。
作者:王國勝 單位:太原大學外語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