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中學英語論文
1中學英語翻譯教學的必要性
聽、說、讀、寫、譯是語言學習要達到的綜合性標準,缺一不可。英語新課程標準也多次提到要培養學生語言的綜合應用能力。只有同時掌握了這五種英語能力,才能很好地運用英語。目前我國的英語教學還不能滿足實際需求,更多的只是面向應試。英語教學不同于母語教學,雖然都是語言,但是英語教學里面還涉及到雙語轉換的技能訓練。只有充分掌握了這種轉換技能,才能有效提高英語水平。近年來,外語界越來越重視翻譯教學的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學者們認為翻譯課程是外語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門課程,能夠有效的檢驗學生熟練運用外語的能力,翻譯課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兩種語言的理解,更能夠加深學生對兩種文化的理解。這個的重視度在全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中已有體現,高校的重視還是不夠的,還需要中學英語教學的參與。中學英語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重要的階段,基礎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中學英語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采取積極的措施大力提高學生翻譯水平和能力。
2提高英語翻譯教學質量的對策
受傳統應試教育思想的桎梏,目前中學英語翻譯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一是英語教學的認知性偏差,二就是教學模式落后,教學方法老舊導致的英語翻譯教學水平止步不前。因此我們需要端正教學認知,改進、突破教學模式和方法,大力提高學生的英語翻譯水平和能力。
2.1端正教學認知
翻譯是將兩種不同的語言進行有效、全面的轉換,不僅要傳遞字面上的意思,更要傳達原文的精神和內。。因此中學英語翻譯教學應該以語言運用為目的,大力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樹立語篇意識。
2.1.1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
基礎教育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中學英語學習是學生學習英語的最重要的階段,中學英語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采取積極的措施大力提高學生翻譯水平和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選擇知識性濃、趣味性強、時代感強的句子作為范例進行教學。案例教學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文化氛圍,不斷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2.1.2樹立、增強語篇意識
翻譯實際上就是跨文化交際活動,是在具體語境背景下對某一語段進行的翻譯。翻譯活動不是肢解字詞句,而是需要在了解全文意思的基礎上,根據語境分析語篇,準確的傳達原文、原語段的真實意圖,并呈現出語段的風格特色。教師在評價中也要按照這一標準進行具體執行,不光看某個單詞、某個段落譯得如何,更要放眼于語篇的整體效果、語言通暢度、語義的連貫度等等。
2.2改進、更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目前我國絕大部分學校仍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以老師的講授為主,學生被動的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已經難以勝任新時代人才培養的標準,必須改進、更新教學模式和方法,才能不斷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本文來自于《學術論壇》雜志。《學術論壇》雜志簡介詳見)
2.2.1教學相長,注重教與學的雙邊活動
翻譯教學是文化交流的過程,不是滿堂灌。教學交流有很多種,不只有課堂師生交流,還包括英語角、外翻譯實踐、網上翻譯交流等多種形式,還可以通過演講、閱讀材料、觀看電影等多種方式了解跨國交際的文化差異,學習到各種不同的文化習俗和翻譯技巧。只有不斷地集思廣益、教學相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2.2拓展教學內容
翻譯教學是文化交流的過程,老師還應該創造條件,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全球視野。教學內容不應該只局限于課本,更要放眼于課本之外。老師在講授翻譯理論時應該把理論講活、用活,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翻譯實踐的科學性和功效性。在講授翻譯理論時,既要考慮教學目的,還要從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出發,講授英語翻譯中的一些基本原則。在具體的翻譯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通過實例教學讓學生知道怎樣的翻譯是好的,怎樣的翻譯是可以接受的,怎樣的翻譯是不當的,讓學生的翻譯真正做到信、達、雅。
3總結
聽、說、讀、寫、譯是英語綜合能力的要求,缺一不可。隨著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推進,我國的中學英語教育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當下中學英語翻譯教學需要拋棄傳統的教育模式,更新教學內容和方法,大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這樣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嚴文慧 單位:長江大學文理學院外國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