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現狀
2011年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年均名義收益率還不到2%,扣除通貨膨脹率5.4%,實際投資收益為負數,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不僅沒有實現保值增值的目標,實際上是縮水的。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成立初期主要投資方式是銀行存款和國債投資,在本著長期投資、價值投資和責任投資理念的下,近年逐步將投資擴展到固定收益產品、國內外證券和實業投資等領域。由于拓寬了投資渠道與范圍,從2000年到2012年,累計投資收益3942.45億元,年均投資收益率8.29%,明顯高于年均通貨膨脹率2.44%。企業年金基金在有關部門的監管下,委托專業的投資機構,從2005年開始采用市場化的模式投資運營企業年金,到2012年,企業年金平均投資收益率達到8.87%,實現了較好的保值增值。
二、養老保險基金運行中存在的問題
(一)投資運營方式單一,收益率偏低我國養老保險基金積累數額巨大,從風險系數的角度考慮,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范圍受到了嚴格的限制,為了保證養老金的足額及時發放,采取了以安全性為主的傳統投資方式。而近年來,由于通貨膨脹率的不斷上升,銀行存款利息難以抵消由通貨膨脹帶來的基金貶值,養老保險基金已經出現負增長,這就使得銀行存款很難實現保值,更談不上增值。另外,我國發行的國債多為中長期國債,國債利率隨著銀行利率浮動,但是不具有指數調節機制,如遇大規模資金需求,國債收益會造成流動性損失。單一的投資運營方式以及保值增值的壓力是目前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中面臨的最大問題。
(二)老齡化趨勢加快,收支缺口加大自中國步入老齡化國家以來,老年人口平均每年以0.2%的速度遞增,根據聯合國的人口數據預測,到2050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的比例將超過30%,社會將步入深度老齡化階段。隨著老齡化趨勢的加快及老齡撫養比的上升,養老金的收支將出現失衡,這給養老保險基金的支付帶來巨大的壓力。同時,養老保險基金缺口仍不斷加大,《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13》指出:2012年全國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為23941.31億元,個人賬戶累計記賬額達到29543億元,即使把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積累的所有資金用于填補個人賬戶,仍有5602億元的缺口,這一缺口比2011年擴大了約240億元。
(三)基金統籌層次低,管理成本高根據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數據顯示,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已建立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但事實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養老保險依然是地市級統籌,養老保險基金由各省市下設的機構進行分散管理。養老保險基金的統籌層次低不僅阻礙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而且不利于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分散的管理機構使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規模效應降低,管理效率低下,政出多門,并且使養老保險基金的管理成本高居不下。
(四)制度環境與資本市場不完善隨著養老保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雖然我國也相應的出臺了養老保險基金管理的規定,但是卻沒有針對養老保險及基金運營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這些規定缺少法律約束性,同時也缺乏養老保新基金運營投資的監督和管理,監管的缺失必然滋生腐敗,從而造成我國養老基金挪用現象嚴重。另外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缺少完善的資本市場,在制度環境與資本市場雙缺的情況下,養老保險基金面臨了資金流失與競爭力缺失的雙重困境。
三、人口老齡化背景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策略
(一)選擇多元化的投資運營渠道我國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單一性給基金的保值增值帶來很大壓力,解決這一問題就要選擇多元化的投資渠道,養老保險基金不僅僅用于銀行儲蓄和國債投資,還要進行固定資產投資、國內外股票期權和短期投資等多方面的選擇,多元化的選擇有利于分散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風險,是提高養老保險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手段。在進行多元化選擇的同時,還要對選擇的項目進行合理的配置,充分考慮風險系數、通貨膨脹率、投資回報率和投資年限等因素對養老保險基金的影響,確定安全合理的投資比例,提高基金的收益效率。
(二)提高養老保險統籌層次提高養老保險的統籌層次是擴大養老保險基金規模最直接的方式,基金規模的擴大一方面可以增強共助互濟功能,提高抵御投資風險的能力;另一方面能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集中管理,減少相關機構的重復設置,降低養老保險基金在投資運營和管理上的成本。雖然實現更高層次的統籌尚未有明確的時間表,但是2010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已經指出:基本養老保險將逐步實現全國統籌。有了法律的明確規定,實現高層次的統籌有了強有力的保障,要以此為契機,加快提高養老保險基金統籌級次的步伐,最終實現養老保險基金的全國統籌。
(三)建立和完善法律與監管機制完善的法律與監管制度是養老保險基金持續健康發展的基本前提,是促進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蓬勃發展的制度保證,良好的法律與監管環境為規避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的風險奠定了基礎。國家應該建立和完善法律監管體系,通過建立適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養老保險基金投資法或社會保障基金法,來解決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運營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減少或禁止行政干預,確立法律的穩定性、權威性和決定性。
(四)完善資本市場應對老齡化風險資本市場是一個長期的資金市場,其特點是流動性較差、風險性較高、資金規模大及收益較高。養老保險基金不是國家的短期儲蓄和投資,正是基于這一點,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和運營需要資本市場的運作來進行長期的投資,使養老保險基金能在長期內保持較高的收益。資本市場充滿了機遇和挑戰,政府部門應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大力推動私募股權市場的發展,為養老保險基金進入資本市場保駕護航。同時提高基金管理人素質,投資運營過程中接受投保人的監督,從內部和外部環境提高風險控制水平,使養老保險基金相對于傳統投資方式有更高的收益,來應對人口老齡化程度加深帶來的支付危機。
作者:常美輝 單位:遼寧大學人口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