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農田水利論文
1.上下重視,責任機制有效落實
安溪縣高度重視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把此項工作作為縣委、縣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層層分解任務,建立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辦法,確保各項措施的落實。一是成立以縣長任組長的縣小農水重點縣建設領導機構,統一指導全縣小農水工程建設,各項目所在鄉鎮也相應成立由鄉鎮長任法人的項目部,負責項目的具體實施工作,建立健全一把手親自過問、分管領導牽頭負責、水利部門主管、各鄉鎮具體組織、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的工作責任體系。二是在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有關部門形成工作合力,領導小組不定期召開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確保工作有力推進。三是縣政府將小農水建設列入有關鄉鎮各級領導任期業績的主要考核指標,層層簽訂責任狀,做到責任到鄉、責任到人。
2.因地制宜,規劃充分體現民意
安溪縣進一步完善縣級農田水利建設規劃,委托設計單位及時對縣級農田水利規劃進行修編,重點增加高效節水灌溉的面積,并由縣政府對農田水利規劃進行批復。在小農水重點縣建設方案及年度實施方案編制過程中,充分考慮到茶葉產業的特點,本著“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注重實效”的原則,廣泛征求鄉鎮、村、農戶的意見,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突出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
3.廣籌資金,財政配套足額到位
一是加大配套資金投入。除了用好中央、省級補助資金外,縣級財政每年配套800萬元,配套資金足額到位,由縣級專賬統一管理。二是鼓勵農民投入。根據工程建設的實際需要,積極引導受益群眾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項目區群眾每年自覺出資及投工投勞折資500多萬元參與工程等建設。
4.嚴格監管,確保工程建設質量
(1)程序規范到位
小農水工程全部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等有關規定,確保工程質量和工程進度。項目法人全部由項目所在鄉鎮組建,項目施工及設備制造安裝均由具有資質的施工、制造、安裝單位進行公開招標確定。工程主要設備和管材實行集中采購,既保證了質量,又降低了成本。
(2)資金管理到位
對上級補助及縣級配套資金全部采取縣級報賬制,工程進度款先經監理單位簽證,再由項目單位、水利局、財政局逐一審核通過后再給予撥付。
(3)技術指導到位
縣水利局作為小農水項目實施的業務主管部門,堅持從項目方案設計、項目施工隊伍、材料設備選擇、施工質量監督及建后管理等環節進行監督檢查,嚴把“三關”:即規劃設計關、工程質量關、建后運行管理關,努力建設一批優質的小農水工程??h水利局專門抽調六名骨干技術人員,對項目區進行分片包干全面指導。在工程開工之前,技術組組織召集設計單位、項目鄉鎮及相關村、施工單位、監理單位等進行座談,對工程建設的技術和質量進行布置。
(4)監督檢查到位
縣財政、水利部門立足部門職責,對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立項、實施、驗收等各個環節進行全程介入、全程把關,并協同有關職能部門強化對項目的監管,縣水利局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每周至少兩天深入工程現場檢查指導;相關鄉鎮切實履行項目法人職責,及時成立組織機構,指派專人負責,加強項目組織實施和質量監督;各項目村成立水利工程質量監督小組,積極引導群眾參與項目質量監督,相關項目村均確定有施工經驗的群眾2人作為義務監督員,參與質量把關和工程量計量,有效確保工程質量??h水利工程質量監督站嚴格履責,扎實做好質量安全監督,確保各個項目質量指標均按國家有關標準和規定要求執行,一旦發現質量問題,及時發放整改通知書,限期督促整改。建立健全約談等機制,對施工進度較慢的項目,約談相關施工、監理單位,明確完成時限,要求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項目進度;實行施工、監理單位建立黑名單制度。
5.廣泛宣傳,調動民眾參與熱情
一是搞好政策宣傳,把黨和國家水利建設的惠農政策宣傳到每家每戶,提高農民參與小農水建設的積極性。二是搞好項目宣傳,把項目區的效益作用向農民進行宣傳,調動農民投資投勞的自覺性。三是搞好輿論宣傳,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輿論工具,廣泛宣傳小農水建設的先進事例,以激發廣大農民參與小農水建設的熱情。
6.強化管護,保障效益長遠發揮
一是進一步明確管理責任。嚴格執行《福建省水利廳關于水利工程分級管理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對本縣轄區內水利工程實行分級管理,明確縣鄉兩級管理責任,實現責權利相統一,保證水利工程安全運行,充分發揮水利工程效益。二是完善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積極做好基層水利服務體系建設,全面恢復24個鄉鎮水利工作站,確定水利站職能,每個鄉鎮核定水利事業編制1~2名,總編制數38人,由鄉鎮人民政府管理,人員工資經費全部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并已掛牌、啟用印章,開展日常工作。同時,在435個村中配備440名農民水利技術員。三是因地制宜創新管理模式。對已竣工的項目,及時辦理移交手續,堅持“責、權、利相統一”的原則,明晰小型農田水利工程產權,落實建設和管理主體。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推行農民用水戶協會、專業合作社、企業帶動農戶及村委會管理等多種管理模式。如龍涓鄉舉源村、蘆田鎮蘆田村采用茶業合作社管理模式,虎邱鎮雙格村依托茶企業高建發茶業有限公司帶動農戶進行管理,劍斗鎮前爐村、長坑鄉南斗村等均采用農民用水戶協會管理模式。目前,安溪縣共成立農民用水戶協會250多個,其中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99個。(本文來自于《中國水利》雜志?!吨袊冯s志簡介詳見。)
7.結語
安溪縣在推進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中取得重大進展,但同時存在著諸多問題和困難。比如,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高效節水灌溉每年建設2萬畝,3年共6萬畝(4000hm2),對60萬畝(4萬hm2)茶園來說僅是杯水車薪,無法完全解決茶園灌溉問題。全縣有小水渠、小塘壩等小型水利工程13000多處,這些工程設施建設標準低、工程不配套、老化破損嚴重。同時,工程建后管護難度大,存在缺少管理人員和管護經費、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完善、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改革滯后等問題,加上工程分散,各地的實際情況千差萬別,建后管護機制建設任重而道遠。為了加快小型農田水利建設步伐,各級財政必須加大資金投入,連片配套改造,實現小型農田水利建設由分散投入向集中投入轉變、由面上建設向重點建設轉變,由單項突破向整體推進轉變,由重建輕管向建管并重轉變,徹底改變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滯后現狀,提高農業抗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作者:李木成 劉建新 陳瑞明 林雪貞 單位:福建省安溪縣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