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歷史教學論文
1、有的放矢的教學互動
在互動教學中,為了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就要充分了解學生,基于對學生有比較全面的認識后,有的放矢地進行互動教學。例如,在學期開始,根據教材對學生的要求,設計相應的歷史知識搶答賽,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歷史知識功底,摸清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為因材施教做好準備。創設相應的教學環境,使學生通過教學模擬演示,了解一些基本的歷史知識,并借助實操模擬,使學生鞏固所學的知識。例如,給學生講解戰國時代的錢幣時,結合各個朝代的錢幣變化,將我國錢幣發展的過程制作成多媒體課件,讓學生對我國古代錢幣有個清晰的認識,從而形成一種較為連貫的知識點。
2、借助質疑強化師生互動
在教學中可以啟發學生從長城最初的功能出發,對長城的價值進行重新審視,學生由此提出了“長城是我國最早的大型軍事工事”,“長城上有烽火臺等,應該相當于前線防御工事”,“秦始皇還是個有遠見的軍事家”等等,這些觀點,讓學生從軍事角度對長城有了新的認識。有學生發言說:“從前以為秦始皇勞民傷財建造這么一道城墻到底有什么用處,現在終于明白了長城的實際價值。”這樣,通過歷史教學中師生對歷史知識點的質疑互動,不僅使學生拓寬了知識面,也使學生學會用自己的觀點去審視歷史事件和相關知識點,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能力。
3、讓學生借助故事互動
歷史課堂教學通常都是循著一定的問題開始的,要想真正解決學生學習中遇到的難題,就要從與學生的互動中,了解學生的短處和難點所在,讓學生通過簡短的故事記住要點,掌握整個歷史事件的過程,從而加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鞏固。一般來說,將歷史事件演變成一個詼諧或幽默的簡短故事,更容易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例如,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鎮南關大捷,有位學生這樣描述:“1885年3月底,法軍猛撲鎮南關,清軍老將大吼一聲,躍出戰壕,帶領清軍把法軍殺得大敗。清軍乘勝追擊,收復了晾山等失地。”借助師生互動,使學生采用一個簡單的故事,將歷史事件的關鍵點都描述出來,從而也可以使其他同學加深對該知識點的記憶。
4、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
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是有差別的。有的學生能很快領悟教師教學的要點,很快就掌握了一些歷史知識;有的學生則可以通過觀察,舉一反三,將知識延伸,從而掌握教學中教師未能傳授的一些學習方法。因此,在歷史教學,促進學生間加強合作學習,可以通過學生間的相互交流,拉近學生間的距離,借助無障礙的溝通,使學生順暢地分享彼此的經驗,在學習中獲得共同發展。這也正是《論語》“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所蘊含的學習真髓。(本文來自于《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現代閱讀·教育版》雜志簡介詳見)
5、總結
從實踐來看,經過歷史教學的師生互動,不僅將教師從冗長的說教中解脫出來,將學習的舞臺更多地教給學生,也使學生借助自身對歷史事件的審視,在學習中形成了用自己的觀點去對歷史事件進行分析,從而將知識迅速內化,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作者:董軍強 單位:洛陽市洛龍區第六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