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3 | 歷史教學論文
歷史的發展具有不可逆轉的特性,由于這種特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接受的是對歷史描述的文字,而不是真實發生的事件,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僅僅是用語言描述歷史事件的發生和發展,學生就不會感興趣,他們覺得教師的講述和教材的描述都是枯燥無味的。如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使他們能通過閱讀這些文字使這些歷史事件在腦海中再現,對學生接受和理解都能起到促進作用。
一、利用形象思維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
在歷史知識的長河中,蘊涵著豐富多彩的內容,但這些事件是不能再現的,過去發生的活生生的事件在現在社會已經變成了用文字記載的歷史,學生不可能回到過去親自體會當時歷史的發生情況,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體會。為了讓學生充分體驗當時歷史的發生,教師就要利用多媒體輔助工具來將當時的情境進行再現,讓學生通過觀看多媒體課件來感受歷史發展過程中的事件,提高學生的形象思維,加深他們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在提高學生形象思維的過程中,教師要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對歷史的興趣,讓他們有主動學習的意識,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在對歷史事件的分析中能看到事件的本質。
例如,在教材中有唐太宗善于“納諫”之事,在這個事件中,教材中進行了描述,單純地依靠教材學生不能直觀地感受到這個事件的本質,為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對教學環節進行精心設計,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資治通鑒》中的一段史實:在一次上朝時,為了某個問題,魏征不考慮唐太宗的面子,和他爭吵起來。唐太宗怕破壞了自己善于聽取大臣意見的好名聲,就忍著沒有發作。回宮后,他大發脾氣說:“總有一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問他想殺誰?太宗說:“魏征總是當眾侮辱我,叫我實在難以忍受!”皇后聽后,回到內室換了一套朝服拜于堂前,太宗驚問何故,皇后道:“我聽說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魏征如此忠直,正說明陛下是明主,我怎能不向陛下祝賀呢!”太宗聽后,轉怒為樂。通過觀看這段多媒體片段,讓學生清楚地了解了歷史事實,形象生動的畫面讓學生感受到了魏征的忠厚剛直,長孫皇后的聰穎賢惠,唐太宗的明睿通達,他們的形象都能在學生的腦海中形成鮮明的印象,這種形象的思維方式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使他們對知識的探索提高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形象思維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幫助學生深刻地理解歷史
歷史教材中對歷史事件的描述僅僅通過文字來進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形象地感知歷史事件,從歷史經驗進行借鑒,能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熟練程度不斷加深,還能讓學生從整體上對歷史知識形成一個有條理的系統。例如,觀看秦始皇陵兵馬俑,我們可以感受到秦軍嚴明整肅、威武雄壯的陣容和奮擊萬里、排山倒海的氣勢,由此而加深對秦始皇橫掃六國、廓清宇內這段歷史事實的理解。觀看唐初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我們可以感受到吐蕃使者不卑不亢、矜持謙恭的神態和唐太宗深沉謙和、氣度非凡的氣質,從而能夠加深理解唐初的和親政策和民族間的友好交往。其他如“大澤鄉起義”插圖,可以幫助我們理解秦末農民痛恨暴政、揭竿而起的歷史事實,“虎門銷煙”浮雕,則反映了中國人民反抗侵略、前赴后繼、不屈不撓的戰斗精神。
三、形象思維可以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
人們對看過的電影和好的小說都能在腦海中保留較長的時間,原因就是通過形象思維與感性思維結合進行記憶的。從形象思維來說,能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可以提高對知識的理解能力,還能讓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探索積極主動。學生對枯燥的歷史知識進行記憶,很難保持較長時間,如果把這些知識轉化成直觀認識,能讓學生快速進行記憶,并能保持長久的時間。(本文來自于《學周刊》雜志。《學周刊》雜志簡介詳見。)
四、總結
總之,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利用歷史長河中的有趣傳說和故事來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對故事的真實性進行探索的同時融入到歷史知識的學習中。在積極主動的探索和分析中,不斷提高學生的歷史水平和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他們的形象思維,為發展他們思維的創新性提供條件,使學生不斷在歷史學習中取得進步。
作者:楊凱鋒 單位:河北省定州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