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地理教學論文
一、把握基本地理事物的分布
1.氣候特點應該從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氣溫特點、降水特點、氣象災害等方面來學習。如東南亞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馬來半島南部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地區。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北部以及菲律賓群島的北部。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
2.地形特點應該從地形組成(主要地形類型)、地形分布、延伸方向、地勢特點等方面來學習。如學生通過對東南亞地圖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南半島上的山脈、河流大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特點。
3.人文環境常從人口、經濟、城市、宗教、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等方面分析。人文環境要素的學習可以通過了解當地的人文故事、觀察教材圖片等方式,進而分析判斷得出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點。
二、解釋地理事物的成因
地理事物的成因是地理教學的難點和關鍵點。在區域地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掌握第三個點———Why(為什么),即解釋地理事物的成因。要告訴學生從影響該地理事物形成的主要因素進行分析。首先,了解地理事物的差異性、因果關系,判斷區域地理地形、氣候的類型和特征。然后,確定其相應的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特征,以及自然地理特征對主要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通過學習,引導學生分析各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如學習“東南亞”一課時,首先,了解其緯度位置在10°S~25°N之間,地處熱帶,進而判斷其主要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其次,通過中南半島上“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形特點分析其河流流向,再從河流流向分析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的沖積平原和河口三角洲。最后,進一步分析得出:東南亞特殊的地形、地質和氣候環境、人文環境造就了豐富的物產,使東南亞成為世界主要的稻米產區和熱帶作物的主要產地。
三、展望發展前景
每一個地區都有它的發展前景。在區域地理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掌握第四個點,即透過對一個地區位置、基本地理事物及地理事物成因的了解,展望該地區的發展前景。如東南亞有著美麗的熱帶風光、眾多的名勝古跡、獨特的民族風情及便利的交通,那么,在這種優越的條件下,它就可以大力發展旅游業,進而促進經濟的大發展。另外,區域經濟的合作在東南亞各國經濟發展中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東南亞國家聯盟自1967年成立以來,成員國的經濟發展比較迅速,區域經濟合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經濟領域取得的成就使東盟在國際上贏得了普遍的重視和贊賞。
作者:王明霞 單位:白銀市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