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初中政治論文
一、靈活運用教材,促使學生多元化思維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發展,初中政治教材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改版后的初中政治教材內容廣泛、形式開放,諸如:名人名言、小知識、想一想、說一說等等小欄目,圖文并茂,其目的在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而為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提供平臺。鑒于此,筆者認為教師應靈活的運用教材,鍛煉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組織能力、分析能力、觀察能力等促使學生開展多元化思維,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如:在學習“社會保護”教學內容時,其中涉及到“營業性舞廳等不適宜未成年人活動的場所,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筆者結合這一問題,以“網吧”為例,引導學生之間討論、交流為什么不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網吧?怎樣才能保證未成年人能夠不出入網吧呢?結合社會、國家、未成年人自身來嘗試分析一下原因。
這樣運用教材中的內容,適當的進行轉化,讓問題呈現出簡單化、清晰化,引導學生多角度的分析問題,讓學生在討論、交流過程中認識社會,懂得保護自我,同時筆者還適當的拓展了知識范疇,讓學生結合實際分析哪些是初中生應該做的,哪些是初中生所不能做的。這樣通過靈活運用教材,強化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滲透知識的同時深化了學生綜合技能和素養的培養。
二、強化初中政治實踐活動,深化學生的思維發展
以認識的角度來分析,學生的思維意識都是在強烈的求知欲條件下產生的。研究表明:強烈的求知欲能夠促使人們不自覺的進行思考。而人們也會在這種求知欲的驅動下不斷的行駛創新設計、創新思考等思維活動??梢哉f,求知欲是學生驅使學生思維發展的原始動力。而能夠激發學生求知欲的莫過于實踐活動,因此,筆者認為應強化初中政治實踐活動教學,即:結合學生的個性特征設置社會實踐環節,理論聯系實際,在活動中引發學生開展思維,掌握政治知識,進而不斷促使學生思維的持續發展。
如:在學習環境保護的相關內容時,筆者組織了“愛護家園、愛護環境”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首先,筆者讓學生以本地區的環保問題為中心,來通過網絡、報紙、電視媒體等多個途徑收集環保措施好以及環境污染兩方面的信息。其次,引導學生對這兩方面的內容進行對比,在直覺上啟發學生的環保意識,并讓學生對此話題表達自己的看法和做法,諸如:保護環境從我做起、環保的一系列措施等等。最后,讓學生開展環保系列的社會實踐活動,更深入的了解社會環境存在的問題,同時以自我為中心開展一些環保宣傳,可以嘗試設計一些有效的環保措施向相關部門提出建議。通過實踐活動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的靈活性思維一直被不斷的激發,提升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
三、總結
總之,現如今教育教學題提倡的是素質教育,而素質教育實施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思維能力等,注重對學生綜合技能和素養的培養。因此,我們作為教師應結合學科的內容多渠道的啟發、鍛煉、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大限度的推動學生全面健康發展。
作者:肖曉峰 單位:常熟市新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