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展經典誦讀,豐富語言儲備,使學生厚積薄發
各種經典書目和經典作品的誦讀已經在中小學普遍開展起來,可以說經典誦讀在不少學校已經成為語文教學和素質教育的另一種獨特的教學形式,成為學生每天的必修課。經典誦讀活動能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更能豐富學生的語言儲備,喚醒智慧和靈氣。除了要做好書目的推薦工作,教師還要讓經典誦讀全面而有效地開展起來。“課前古詩誦”、“班級賽詩會”等誦讀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面。“好詞、好句摘錄”、“讀后感”和“手抄報”等活動可以讓經典作品的精華得到積攢和內化。有了這些積累,學生運用起文字來就不會生澀了。正如杜甫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也正如蘇軾所主張的:“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二、重視寫法指導,掌握寫作技巧,使學生輕松習作
1.教給學生基本的構段謀篇法
有了內容該如何清晰有條理地表達出來呢?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謀篇構段的方法就很有必要了。我們很多語文教師會結合文本,讓學生從“模仿”入手,不失為一個聰明而有效的做法。比如:學習了《北大荒的秋天》、《東方之珠》等課文后,可以讓學生用“中心句總起”法,按“總分”或“總分總”的寫法來練習寫片斷。另外,還可以結合閱讀教學,逐步滲透“開頭法”和“結尾法”的指導。學生心中有了這些基本框架,寫起來也就得心應手了。
2.教給學生基本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
如何具體生動地表達,把內容寫清楚寫精彩呢?這就需要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寫作方法了。對處于習作起步階段的小學中年級學生,必須掌握幾種基本的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和設問等。但在訓練時,不宜一蹴而就,應讓學生從仿到創,從句到段地逐步訓練。例如:《校園一角》、《有趣的云》等習作可讓學生重點練習比喻、擬人等寫法。當然,在實際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情況和習作要求靈活調整訓練要求和目標。而一些基本的寫作技巧,學生也是必須掌握的,比如:描寫景物時,可以把動靜結合的描寫法以及從景物到人物的寫法教給學生。在描寫人物時,如何抓住人物特點,如何通過典型的事例來表現人物形象等方法,也是學生需要明白的一些基本技巧。
三、實行立體評價,尊重鼓勵為主,使學生寫出個性
語文教學本身就具有開放性和互動性,作文評價也應該呈現出師生間、生生間以及學生與家長之間的互動狀態,實行立體評價。在鼓勵學生“寫真事、說真話、抒真情”的同時,也提倡學生“不拘形式地自由表達”。現在很多教師都主張學生之間互評互改,這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學生以平等的姿態面對面,更容易讓學生接受,而且在互評互改中,能互相促進共同提高,“評改小組”的設立和“流動日記”的形式值得推廣。
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應盡量避免“大刀闊斧”、“面目全非”,而是應以尊重鼓勵為主,一個好的詞語,一個好的句子,一個與眾不同的開頭和結尾,甚至一個標點的合理準確運用,都要表示肯定和稱贊,讓學生受到激勵,增加自信。“精彩開篇(結尾)獎”“、新穎選材獎”等獎項都能給學生帶來喜悅感,讓他們愛上寫作文。教師還要盡可能把優秀的作文推薦出去,讓學生的作文在各類報刊發表,在各類比賽中獲獎,那么學生會對作文產生更巨大的熱情。寫出“好作文”和“個性作文”就不是難事了。
四、總結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更新,作文教學法也在實踐中不斷發展,不斷求新。愿廣大語文教師都能為學生在作文時多開幾扇窗,讓清新的空氣吹進來!
作者:盛雪英 殷驥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陸慕實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