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德育論文
1.當前職高院校在進行德育教育期間存在的不足
其一,在網絡時期,公開的社會輿論道德對人們的行為監控力度較為薄弱,互聯網很容易變成人們發布虛假信息、犯罪的工具。并且在空間與時間上,對其監管與控制十分困難。對于職高院校的學生來講,他們即將進入社會,步入工作崗位,此階段是學生們形成價值觀、人生觀、認知觀的關鍵階段,而良莠不齊的互聯網信息很容易對學生們的認知形成沖擊,對學生造成嚴重影響,所以,加劇了德育教育的難度。
其二,互聯網正在同高校爭奪教育的對象。以往,學生們獲取信息、知識的來源為報紙、廣播、電視等宣傳媒體,再加之老師的知識教育,內容都是經過篩選、過濾的,學生們的成長大致在家長及教師的掌控中;現今,面對互聯網,學生們所獲取信息的途徑變得更寬、更廣、更便捷,各種思想充斥在互聯網上,對學生們造成沖擊,并且沖擊會越來越強烈,并且目前并沒有處理方法。
其三,教學工作者的人格魅力降低,感召力、影響力削弱。面對互聯網的影響,一些教學工作者缺少相應的準備及人格魅力,從而很容易降低教學質量,同學生們的思想存在隔閡。據相關調查發現,在教師中,經常上網的人群大多為年齡低于35歲的青年老師。甚至一些老師并不具備計算機知識,對互聯網并不了解,從而很難就發現學生們的為題,對學生的思想動態及關注熱點內容不了解,降低了教學效率。
2.在網絡背景下增強職高學生德育教學的措施
2.1德育教學同法律教學密切關聯起來
想要對職高院校的學生上網行為進行規范,不僅應讓學生接受相關道德、法律教育,同時也需要讓學生變成建設網絡道德的參與者。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職高院校的德育教學工作也需要由以往的教學形式轉變成應用網絡技術及以往教學技術相配合的方法,從現實世界變成虛擬及現實世界并重的教學環境。更好的發揮出道德約束的能力,并且增強法律約束能力。雖然我國及很多國家在創建網絡立法上仍處在起步階段,應不斷進行完善,然而并不代表可以將相關法規的學習無視。教職人員在對職高學生進行法律教育期間,需要將網絡法規學習劃歸到教學中,增強學生們的守法觀念。
2.2加大職高院校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力度
在網絡文化年代,職高院校的學生們思想受到了嚴重影響,作為德育教學的重要力量,卻很少有老師能夠對網絡知識有全面的了解。盡管通過網絡技術進行德育教學工作并不是教職人員的全部工作,然而網絡作為新的陣地,教職人員應將其攻破,并占領。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其一,教職人員應形成正確的互聯網道德觀念。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變更了以往道德基礎建設,價值觀的發展變成了德育教學的重點,作為職高院校的老師,應形成正確的互聯網道德觀念,由整體入手,弘揚我國特色主義及民族優良品質;其二,教職人員在平時的教學期間,需要為學生樹立榜樣,以身作則,從而引導學生正確應用互聯網。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會了解互聯網的標準,進而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行;其三,教師需要進行實踐,找尋網絡中道德存在的問題。
教師通過親身嘗試,會發覺互聯網中存在的道德問題,然后在教學期間同學生進行交流,就能夠幫助學生杜絕道德問題,養成良好品行。唯有堅持不懈學習互聯網信息技術,擴充自身的知識儲備,學習網絡上的教學方法,增強自身的綜合素養,及時總結、分析、監控網絡信息,關注學生們的熱點、難點內容,進行正確引導,才可能提高德育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完善自身發展。
3.總結
總而言之,伴隨著現今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科學技術水平的逐步提高,互聯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對于職高院校的學生來講,他們還沒有形成成熟的人生觀及價值觀,教職人員需要給予學生正確引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品行,從而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及成長夯實基礎。
作者:查媛佳 單位:南京交通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