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采購管理論文
一、采購管理的優化原則
(1)持續改善原則
用戶需求、市場環境是不斷變化的,采購管理要營造一種持續改進、不斷完善的氛圍去順應這種變化。通過跟蹤業務先進的理論和實踐,評估自身的實際運營成效,制定改善計劃,并組織實施。
(2)最小成本獲得高質量原則
最小成本獲得高質量原則是采購管理優化中應用最為廣泛和有效的一種優化原則。最小成本獲得高質量原則是以標準成本為基礎,將實際工作中產生的成本與標準成本進行比較,找到引起成本差異的最終原因和責任,并采取相應措施,實現對采購管理成本的有效控制。最小成本獲得高質量原則的運用,需要采購中心嚴把成本關,將成本控制最少來獲得期望的高質量物資及服務等。
二、高校采購管理優化
(一)策略優化
在采購管理的優化中,主要將物資劃分以下幾種來進行,根據不能的物資劃分,采取不同的優化策略。采購物資主要可以劃分為以下幾種:重要物資、瓶頸物資、普通物資、一般物資。
(二)流程優化
綜合運用現代物流優化方法及整體優化的理念,在傳統的采購流程基礎上進行整體優化,建立相對合理化的采購方案。通過優化后的采購流程,雖然采購環節略有增加,暫不能解決現存在的全部問題,但在制度上、管理上可以填補很多不足之處,在管理上可以實現信息公開化,促使采購中心信息獲取更加及時準確,管理更加方便,功能更全面。
(三)供應系統流程優化
針對采購管理的現狀及現階段存在的問題,結合現代物流的思想,這里引進類超市化的供應模式,其主要思想是將需求物資分類別,分部門,按照需求程度來進行超市化的布置,建立物資需求超市。
首先,將采購好的物資整合、歸類。將戰略性物資、瓶頸物資、重要物資及一般物資分類別存儲,在不同類別的物資劃分中,在具體的將每種物資標號,并記錄庫存信息,以此來方便工作人員的揀選工作。
再次,需求部門可以直接到物資超市來獲取物資,如果是小量、單一物資可以直接揀選;如果是需求量大的物資,物資超市可以在預訂的時間內送達到指定的地點。物資超市的工作人員都要在計算機系統中做好記錄,記錄每次揀選信息及其需求部門等信息,同時更新庫存數據。
最后,物資及時獲取、更新物資需求信息及庫存信息,保障校內工作的順利進行,做好師生的服務工作。
三、結論
由于我國高校采購管理改革起步較晚,我國高校物流采購管理建設從整體上來說還落后于國外高校的平均水平,特別是當前高校社會化舉步維艱和現代物流概念還未能具體引入到高校工作實際中。綜合運用現代物流理論知識及整體優化方法的基礎上,對采購管理進行全面的優化。主要針對現階段采購管理現狀出發,引入信息化優化理念,在原有的采購及供應流程的基礎上提出優化方案,
(1)信息化方面:采購管理信息獲取更加準確、及時,信息處理能力有很大的改善。
(2)采購工作方面:采購信息更加具體,引入信息技術,采購工作更加準確、可靠;類超市化供應模式的有效運用方便需求部門及時獲取物資信息;
(3)制度建設方面:建立采購管理基本工作手冊,定期的對采購管理測評,學校管理層以監管者身份出現,制訂規章制度時更具合理性與公正性。
(4)功能方面:采購管理的整體功能更加全面,減少采購成本,采購與供應分工明確,提高工作效率,優化采購管理的管理模式,具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作者:林再輝 單位:東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