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4-10 | 班級管理論文
一、掌握情況是班級管理的前提
班主任只有弄清楚了全班學生的思想、個性、智能、特長、愛好、學習基礎及學生家庭狀況,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對癥下藥。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當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十五個知曉”和“十五條幫助”,“十五個知曉”即知曉學生姓名的含義,知曉學生生活習慣,知曉學生的個性特點,知曉學生的行為方式,知曉學生的思維方法,知曉學生的興趣愛好,知曉學生的情感渴盼,知曉學生的困難疑惑,知曉學生的心路歷程,知曉學生的知音伙伴,知曉學生的成長規律,知曉學生的家庭住所,知曉學生的家庭背景,知曉學生的家庭環境,知曉學生家長的愿望。“十五條幫助”即幫助學生形成規范的言行,幫助學生體驗生活的艱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目標,幫助學生制定可行的計劃,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處事方法,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幫助學生磨煉堅強的意志,幫助學生擁有善良的心靈,幫助學生辨別是非美丑,幫助學生擁有平和的心態,幫助學生化解遇到的矛盾,幫助學生正確面對成長的煩惱,幫助學生學會感恩,幫助學生理解他人的處境。班主任要通過“十五個知曉”和“十五個幫助”走進學生的心靈,用它來喚醒學生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情和激情。開發學生的非智力因素,挖掘潛能,使學生獲得最大發展,使教師獲得專業成長和職業幸福感。
二、要抓好一條主線,履行好八項職責
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教育者和引導者,是所帶班的靈魂,班主任工作概括起來就是“八項職責,一條主線”。“八項職責”具體來講:一是要幫助學生樹立遠大理想、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和思想品質;二是教育學生努力完成學習任務,會同每位專業教師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抓好學習的習慣、方法、意志力等各種要素;三是指導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和要求的各項教育實踐活動;四是走進學生的心靈,關心學生的課外生活;五是進行班級的日常管理,建立班級管理常規,指導班委會和本班其他學科的組織工作,培養學生干部,把班級建設成奮發有為、積極向上的班集體;六是負責聯系本班科任教師搞好學生教育教學工作;七是做好本班學生思想素質綜合測評和有關獎、助學金評選工作;八是聯系本班學生家長與社會有關方面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和教育轉化工作。班主任工作千頭萬緒,要履行八項職責,教育內容要管,教育環境要聯系,班委會、團支部、社團和學習興趣小組等教育組織要統籌,還有很多具體事情要做。然而,有一條線可以把班主任紛繁復雜的工作貫穿起來,這就是“建設快樂學習型班集體”。一個教師是否當好了班主任,主要看他是否會建設班集體,建設班集體離不開活動,要想讓學生受到又多又有意義的教育影響,也必須開展能讓學生身心投入的豐富多彩的寓教于樂的活動。
三、要善于學習思考和實踐,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班主任必須用全員育人的理念武裝自己,單憑熱情和干勁去工作,只會成為一個忙忙忙碌碌的事務主義者,班主任一旦沉溺于瑣碎的事務,而忘記理論的武裝,必然會失去育人的契機。班主任要成長為“科學型”的班主任,關鍵在于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于堅持學習、思考與實踐的統一。人不學習,知識就會老化,思想就會僵化,能力就會退化。終身學習是21世紀的通行證;其次要堅持學以致用,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學習就要運用實踐,學習了,實踐了,就會體會到快樂,就會走向成功。所以讀書學習的過程,在客觀上是一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知行合一的過程。把指尖搭在時代的脈搏上。只有這樣,我們的班級管理水平才能不斷提高。
四、身體力行是班級管理的基石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第一責任人,是班級管理的最高權威。班主任的表率作用直接影響班級建設的成敗。雖然班主任不必要像中小學班主任那樣事無巨細、事必躬親,因為工作對象是具有自我管理意識的大學生。但也不能把他們當本科生對待,只求宏觀管理,發號施令就行了。因為學生有諸多的不平衡性、差異性和復雜性,工作難度更大。要為人師表,率先垂范,以自己美好的品德、豐富的學識、優良的作風和工作的業績去影響和感染學生。班主任的表率作用是一支看不見的潛在的巨大力量,是班級凝聚力、向心力來源所在。要管理好高職學生班級,除了有控制全局的宏觀管理,還必須有解決具體問題的微觀管理。除了借助學生干部進行自我管理,達到班主任的間接管理,還必須有自己的直接管理。除了保持一定距離的遙控管理,還必須有面對面的零距離管理。尤其在班主任剛接手,班級剛剛形成的階段,班主任更要身體力行,要全力以赴,不怕吃苦,敢于吃苦,抓行為規范,抓養成教育,抓班風建設。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寢室、草坪上,讓學生看到你的身影,及時發現和處理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以一片愛心,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困難,讓學生感受到你時刻在關心他們的成長。由于班主任工作非常復雜、涉及面廣,同時在新形勢下,班主任工作又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要求班主任加強實踐探索,不斷總結經驗,養成學習、思考和實踐的習慣,把工作當成讀研攻博的過程,與學生共同成長,與學校同步發展。
作者:李四軍 單位:湖南湘潭職業技術學院